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

ID:13373457

大小:10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2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_第1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_第2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_第3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_第4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资料莫汉清收集A、《认识新课标,理解中考》陈建云一.认识新课标 ⑴“新课标”的简单回顾2001年研制定稿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当时我们也称之为“新课标”。出台这个新课标的背景有二:一是上个世纪末,民间语文爱好者掀起的语文大讨论(声讨);二是政府主导的课程大改革。教育部在1996年决心实施“素质教育”,以改变由于“教学大纲要求过高、内容过深、面较窄”,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积弊。之所以称“新课标”是其来有自的。在“教学大纲”之前,就有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过《普通教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则是50年代初,学苏联而搬来的一个

2、概念。从此,在中国大陆使用了40多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被取而代之以语文“新课标”了。这个语文新课标,由华东师大巢宗祺教授领衔的专家组于2001年研制定稿的,耗时5年。2011年修订版课标也称为新课标。起于2007年4月,教育部召集组成课标修订专家组,由原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担任修订组组长,牵头调研了中西部十多个省市课改实施情况,耗时4年,于2011年定稿。2012年推出的“新课标”当的上“十年磨一剑”的厚望。 ⑵“新课标”为什么要修订在新课改实施不到10年的时候,教育部就开始课改得失调研,着手课标修订。那么,新课改是否更靠近了实施课改的初衷?修订组对实验稿课标导引下的近10年课改有

3、着怎样的“盖棺论定”?下面结论引自修订组组长温儒敏,若干年来在各种讲座与访谈中的话语。温组长在中国现代文学方面有很多建树,修订版,多少会折射出他们对文学阅读教学的重视与偏好。对10年课改,他们的结论是:“从2001年到现在的这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变动最大、最深刻的一次课改,但“却是带有理想主义、悲壮的改革,到现在依然是举步维艰”“10年课程改革收效甚微。”他们这样持论的依据如下:①课改10年了一些地区和学校我行我素,仍然是老一套。②最让人揪心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减不下来,甚至比10年前加重了。③社会不满意应试教育,在道理上赞同新课程,实际上又很紧张,形成了巨大的社会

4、障碍力,大家很无奈。④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与声势。⑤强调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割裂两者,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掏空了语文。⑥一堂课没有多少干货。“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追求无边的讨论。”在课改中搞的一些“花架子”,非但不可能提升教学质量,反而败坏了新课程名声。在他们的看来,课改的结果是有点糟糕的,言辞是疾言厉色,心情是痛心疾首的。他们承认10年课改也还是有功的。“尽管10年课改收效甚微,但不能因此说课程改革失败了,至少在理念上还是有所改变”。“课改激活了对教育中某些根本问题的认识,社会对教育必须改革有了更多的关注与共识

5、,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一大收获。”10年课改在课程与教学观念上,已经产生大的冲击和突破:①“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②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③这些观念过去也有提过,但课标的实施和课改推行,从理论到实践那么集中强化提倡,使之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同。“对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观念形成了冲击与突破”,不管把这个功劳记在谁的头上,我们始终要看到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课改,其最为根本的核心观点就是教学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培养学生!这是前后参与课标的专家在“要破要立什么”上的一个共识。⑶修订课标的亮点从上面的论断中,我们

6、感到修订组专家似乎要在旧课标修订上大显身手,弄一个天翻地覆慨而慷。用他们的话说,“这次修订主要是在文字上作了200多处改动”,“支持课改,给课改补台。”修订课标有哪些亮点呢?①课程定位。比较引人注目地突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以此统领工具性与人文性概念。明确了语文课程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使学生要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思维得到发展;还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②语文知识。没有完全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这次

7、修订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了,在阶段目标中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③适当减负,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修订版课标减少学生识字写字量,提倡“多认少写”。提出了对学生的书法要求。④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注重引导阅读,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能力主要靠在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