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

ID:13386046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_第1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_第2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_第3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_第4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探究  摘要:利益相关者概念自提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企业作为各种相关利益关系的集合体,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模式也因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不同而不同。本文试图将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延伸到企业价值的层面上,在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范围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的模式即:基于利益相关者贡献大小分配与基于作业分配的模式。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增值分配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

2、-02  一、引言  在公司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股东至上的企业经营管理原则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在这种观点下,企业的各种管理工作应以实现股东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被视作理所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企业的主要出资者即股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但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治理层权利越来越大等问题的出现,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质疑,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将更多利益主体利益纳入企业治理等方面成为迫切需要。  “利益相关者”概念是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第一次提出的,但在过去的时间里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一直存在争

3、议。尽管如此,关于利益相关理论的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于其的应用研究已经推进到了公司治理、公司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等多个研究层面,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试图将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推进到企业价值层面上,具体探讨企业价值增值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分配过程。企业价值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是由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本转化而成的。企业利益相关者范围不同将导致企业价值及其增值的分配模式的不同。  二、利益相关者范围界定  要探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分配问题,首先要明确

4、企业价值增值分配的对象。物力资本投资者的典型代表即股东,人力资本投资者的代表为企业员工及管理者。企业价值及价值增值的形成主要是由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所投入的资本转化而来的,依此逻辑推理则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企业价值增值的分配对象应该为各利益相关者。但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关于利益相关者范围的统一认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与企业有关的个人或单位都应该包括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之内,即广义利益相关者,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弗里曼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与企业有实质性联系的个人或单位才

5、应属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即狭义利益相关者,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克拉克森等。在本文的论述中我们采用第二种观点,原因有两点:一、办企业不是办社会,将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主体都看作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违企业存在的初衷,二、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价值等同于所有利益相关者价值的集合,这种等同关系在理论上讲是成立的,但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这种关系是无法衡量的。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利益相关者即企业向企业投入资本并因此承担相应风险的利益主体,据此本文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与次要利益相关者,主

6、要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签订投资契约、向企业投入物力资本或人力资本的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和员工等。次要利益相关者指除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外的与企业签订非实质性契约的利益主体,如顾客、潜在投资者、投资分析师等,则企业价值增值的分配对象应为与企业签订投资契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三、企业价值增值分配模式浅析  (1)按各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分配  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签订投资契约向企业投入人力或物力资本的利益主体,企业类型与组织形式的不同都会导致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所含主体范围的不同,在本文中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股

7、东、管理者、员工及债权人看作是一般目标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主要利益相关者所涵盖范围不同的情况下,也可根据下文中的研究思路来研究目标企业的价值分配。则此处目标企业的价值增值的分配对象就是这四类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除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管理者、员工及债权人)像股东一样对企业投入了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性资本,承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与传统企业理论不同,这些利益相关者不能作为固定收入者而存在,其投资的回报率应由其对企业的贡献来决定,投资者对企业的贡献是由其所承担的企业风险的大

8、小来决定的,在财务管理学中,投资者承担的企业风险的大小通常是由其投资的资本成本或所要求的报酬率来衡量的,则此处我们在确定目标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分配率时可根据其投资的资本成本或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来决定。股东作为企业的直接出资者,其具有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即无论发放股利与否,企业扣除了管理者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回报之后的剩余价值都由股东所有,则此处重点是要确定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投资资本成本。管理者和员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