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

ID:13394189

大小:22.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_第1页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_第2页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_第3页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简介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作者多数是在这一课题上造诣最深、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在我看来,这部著作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国内著名学者利用大量史料、包括大量解密资料展示、探讨1917-1991年中苏关系的曲折历史,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苏联与中国革命、中苏同盟建立、中苏分裂与对抗、中苏关系正常化等重大事件,是国内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历史的力

2、著。本书结构:序中苏关系的历史与中俄关系的未来——写在《中苏关系史纲》出版前的几句话《中苏关系史纲(增订版)》序增订版说明第一篇难以确定的对手(1917~1949)第一章中苏建交声中的革命输出/3俄国人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和他所领导的国民党。第二章 苏联援助下的国民革命/23孙中山的强势在相当程度上阻遏了莫斯科对国民党前途的左右;而他的去世,则使莫斯科必欲引导

3、国民党前进方向的努力和国民党内部的反抗形成尖锐的冲突。苏联帮助了中国的国民革命,同时也大大加速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彻底分裂。第三章莫斯科与中国的苏维埃革命/39按照俄国模式创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虽然让俄国人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抵抗住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土生土长的毛泽东在中共领导人中迅速崛起也就成为必然。第四章战争威胁下的中苏外交/52在种种危机的压迫之下,苏联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孤立政策,开始主动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打交道。外交的需要影响到依赖苏联而存在的共产国际的方针。新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与推行

4、,包括推动中共与国民党妥协成为必然趋势。第五章中苏两国的战时合作与冲突/64苏联既不能不要求中共顾及统一战线,又不能不对国民党压制共产党的行为表示异议,因而既不能让国民党满意,也不能让共产党信服。其后果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很快就在中苏两国和中苏两党之间,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第六章中国内战与中苏国共关系/91莫斯科很快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苏联要想确保不让美国的势力进入到被它视势力范围的中国东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把中共军队引入东北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使国共之间的战争很快从关内发展到关外。第二篇同志加兄弟(194

5、9-1960)第一章同盟条约的签订及中苏利益冲突/111毛泽东的坚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迫使斯大林对中国的要求做出重大让步,中苏外交谈判中的利益冲突最终得以化解,而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猜疑也在加深。两个大国之间的同盟关系笼罩在不祥的阴影当中。第二章朝鲜战争与中苏同盟的实质性进展/127作为战争的实际决策者,毛泽东和斯大林在全球战略和局部利益上均保持一致意见,中苏在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实现了全面协调和配合,在国内建设方面.苏联对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第三章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139对于突如其

6、来的变化,毛泽东既感谢赫鲁晓夫为中共搬掉了压在头上的大石头.又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景担忧,从而决定站出来讲话。“非斯大林化”降低了莫斯科在各国共产党中的威信,却使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崭露头角。第四章苏联的经济援助与中共的政治支持/157赫鲁晓夫掌握克里姆林宫实权后,全面推动对华政策新方针,加强对华经济援助;波匈事件发生后,中国领导人到莫斯科和东欧进行协调,帮助苏联度过了危机。1956~1957年,中苏关系进入了真正平等友好的“蜜月期”第五章 苏联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援助和限制/171赫鲁晓夫在内心深处对中共并不信任,特别是中

7、苏在核战略、核政策以及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的分歧不断显露,构成了苏联核援助的限度和制约条件。中苏关系开始出现恶化的迹象时,苏联首先关闭的就是核援助的大门。第六章 毛泽东在共产党莫斯科会议独领风骚/190在莫斯科会议上,毛泽东确实是最引人注意的中心人物。不过,最令人感兴趣并引起争议的,是毛泽东在11月18日大会上的长篇即席发言。他在发言中不时讲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和不易理解的话语,使得听众惊诧不已。第七章“大跃进”、人民公社与中苏对内政策分歧/206对于“大跃进”,苏联开始热情支持和赞扬,后来逐渐冷静下来;对于人民公社,苏联从

8、一开始就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并一直保持沉默。庐山会议期间得知赫鲁晓夫公开发表言论谈论公社问题后,毛泽东忍无可忍,决定向赫鲁晓夫宣战。第八章军事合作、炮击金门与中苏对外政策分歧/219台海危机给赫鲁晓夫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不知道毛泽东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毛泽东会做什么,这一点由于危机期间出现的核恐吓及核保护问题而显得尤为尖锐几个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