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

【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

ID:13400076

大小:1.28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7-22

上传者:Mosquito
【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复习教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考试要求]: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知道合金的特性及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金属的重要合金。一、金属材料(考点一)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二、合金(考点二):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混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0.03%~2%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紫铜为纯铜熔点低70 具有抗腐蚀性能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考试要求]1、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及常见酸的反应2、初步认识置换反应,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作简单的判断,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O22MgO2Mg+O22MgO注:MgO:白色固体4Al+3O22Al2O34Al+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3Fe+2O2Fe3O42Cu+O22CuO注:CuO:黑色固体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2、金属+酸→盐+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70 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M(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M(H2)=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Al+3CuSO4Al2(SO4)3+3Cu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Cu+2AgNO3Cu(NO3)2+2Ag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考点二、置换反应70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考试要求]1、知道一些常见的铁矿和铝矿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4、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考点一、铁的冶炼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3CO+Fe2O32Fe+3CO2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0 3、书上图8-20需注意:①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③尾气的处理:因为CO有毒,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4、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5、石灰石的作用: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考点二、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含杂质的物质质量与纯物质质量的转化: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的物质质量×纯物质的纯度考点三、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改变铁的单一结构,制成不锈钢(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70 (4)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考点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1、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2、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第八单元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1.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①延性②展性③导电性④传热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2.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B.镁在氧气中燃烧C.碳在氧气中燃烧D.硫在空气中燃烧()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球墨铸铁铁B.氧化锌C.不锈钢D.硅钢()4.生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0.3%~0.6% B.O.5%~2% C.2.0%~4.3%D.1%~2%()5.在下列条件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A.仅与空气接触B.仅与水接触C.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D.不与空气和水接触70 ()6.以下列矿石(括号内为各种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原料,通过高温冶炼制取金属,在所产生的废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较少,并不易造成酸雨危害的是()7.下列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FeB.Fe2O3C.FeOD.FeS()8.在下列铁的化合物中,含铁量最高的是[相对原子质量:Fe-56,O-16,S-32]A.FeOB.Fe2O3  C.Fe3O4D.FeS()9.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铁矿石反应冶铁,在这个反应里,CO作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0.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铁是含杂质很多的铁合金   B.不锈钢所含主要元素有Fe、Cr、C、Ni等C.铁能跟盐酸发生置换反应D.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11.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纯铁有银白色光泽,铁属于黑色金属B.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的“钢铁”多为铁合金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D.地壳中的铁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12.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O.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相对原子质量:Fe-56]A.1B.2C.3D.4()1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70 D.在含砂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14.为了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①涂油 ②刷油漆 ③保持干燥 ④镀上其他金属 ⑤烤蓝 ⑥包塑料布A.①②③⑥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5.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B.2Fe+6HCl=2FeCl3+3H2↑C.3CuSO4+2Fe=Fe2(SO4)3+3CuD.Fe+H2SO4=FeSO4+H2↑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6.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A.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B.铁钉表面有气泡逸出C.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D.溶液的质量增大()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①不锈钢属于合金,生铁不属于合金,②高炉炼出的是生铁③氧化物只能作氧化剂④钛具有耐腐蚀性⑤锌常用于电镀,制造干电池⑥铝可用于制造电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D.③⑥()18.用28g铁粉和28g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lg氢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对原子质量:Fe-56,H-1,Mg-24 A.铁粉、镁粉都含有杂质        B.铁粉、镁粉都是纯净物C.铁粉是纯净物,镁粉含杂质   D.铁粉含杂质,镁粉是纯净物()19.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Mg-24Zn-65Fe-56Al-27Na-23]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Z、YB.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C.X、Y、Z依次可能是Mg、Zn、Fe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Y>X()20.若有3g不纯的锌(含有杂质金属M)和3g不纯的铁(含有杂质金属N),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都得到0.1g氢气,则M、N可能是[相对原子质量:Fe-56,H-1,Mg-24,Al-27,Zn-65]70 A.M为Fe,N为MgB.M为Al,N为MgC.M为Mg,N为ZnD.M为Fe,N为Al第Ⅱ卷(共6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29分)21.[5分]铁在氧气里燃烧是一种的氧化反应,其产物名称为,铁生锈是一种缓慢氧化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是铁和氧气,但反应后的产物不同,是因为 不同,铁溶于盐酸后所得溶液呈色。22.[3分]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入大试管中,将试管倒插水中后再固定好(如右图),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生成,试管内水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此时试管内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23.[2分]已建成的南京长江三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桥塔所用的钢材属于(填“金属单质”或“合金”)。桥身钢结构覆盖氟碳涂料,可以保证50年不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根据生锈条件说明)。24.[2分]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化工等方面的重要金属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在工业上可用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说明金属钛的活动性比镁(填“强”或“弱”);在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25.[3分]经过课外学习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Ca、Na、Mg、Al、Mn、Zn、Fe、Sn、Pb、(H)、Cu、Hg、_____、Pt、Au(1)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2)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26.[8分]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后,放入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3~4min,冷却后,试管内有红色物质。提出问题:试管内的红色物质可能是什么?进行猜想:你认为可能是、。(任写两种猜想)实验方案:根据下表要求,任选一种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作验证。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预期的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红色物质放入试管中中,。查阅资料:铁粉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70 得出结论:铁粉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7.[6分]在已调好零点的天平的两端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同的烧杯,在烧杯里分别放入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向左端烧杯中加入mg锌粒,向右端烧杯中加入与锌粒质量相同的铝粉,充分反应后,(1)如果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反应物中一定有剩余,一定没有剩余, 可能有剩余。(2)如果天平两端失去了平衡,则一定是端的托盘朝下沉。四、实验题(本题共22分)28.[6分]右图所示为金属腐蚀的探究实验中部分装置图。⑴由图A可知,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直接接触。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A.防止金属腐蚀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C.禁止生产易造成金属腐蚀的化工产品D.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E.寻找金属的代用品。⑵图B、图C是某学习小组自选设计添加的探究内容,请写出有关探究实验的假设(或目的)。小陈同学根据实验结论认为:为了节约金属资源,家庭日用器皿应不用或少用金属材料,所用金属材料必须绝对防止锈蚀。小童则认为:家庭日用器皿应合理应用金属材料,选用时应充分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炊具、餐具应少用铝制品、多用铁制品,铁制炊具使用时出现少量锈蚀是有益的。你赞同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29.[10分]将足量混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下列方框中所示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A、D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A    ;D     。(2)写出A、B、C、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C,D。30.[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的实验,同时检测氧化铁的纯度(假设赤铁矿石中不含其他与CO反应的成分)并除去尾气,与Fe2O3反应的CO需纯净干燥。70 (1)若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是   接    ,    接    ,   接   ,   接    。(2)装置乙的作用是        ,装置丙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时,先熄灭戊处酒精灯,还必须从甲处排出一些混合气体直至试管冷却其主要原因是                。(4)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五、计算题(本题共7分)[相对原子质量:Zn-65,H-1]31.[7分]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1)根据现有的条件,你认为只能测出____________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为了测定该合金的组成,小华称取10g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每加一次盐酸,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101010生成氢气的质量(g)0.080.080.04(3)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_______g。(4)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BCCAAABACDCDD二、选择题题号1617181920答案BDCCADC三、填空题21、剧烈四氧化三铁氧化铁反应条件浅绿色22、红色固体上升小于23、合金隔绝氧气和水分24、强+425、AgMn+H2SO4=MnSO4+H226、铜  氧化铁  氧化铁和铜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固体不溶解   铜70    固体全部溶解  氧化铁   固体部分溶解  氧化铁和铜27、铝   锌  稀盐酸  左28、(1) 水 氧气 ABDE(2)其它杂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小童 略29、变红  浑浊  方程式略30、ADEFGHIBC防止高温下生成的铁粉重新被氧化检验生成的气体除去二氧化碳气体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31、略第九单元溶液课题一、溶液的形成[考试要求]:1、认识溶解现象;2、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3、3、知道水、乙醇、汽油等常见溶剂考点一、溶液①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70 ,叫做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①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②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②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70 课题二、溶解度[考试要求]: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2、掌握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注意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能看得懂溶解度曲线图,能根据图上的数据进行计算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70 考点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②在20℃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4)溶解度曲线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70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考试要求]:初步学会有关溶液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公式:2、计算类型:(考点一)⑴根据概念计算:直接利用公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或三个量中的其他任意一个量)⑵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⑶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进行一定的拓展(这是中考的主要命题均势03、S100+S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C%=×100%(C乙>丙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10.(2010·海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70 11.(2010·苏州)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丽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2.(2010·佛山)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13.(2010·南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gD.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过程14.(2010·荆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升温不可能变成饱和溶液B.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足量A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降温可能变成饱和溶液70 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15.(2010·绵阳)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18分)16.(2010·重庆)(3分)固休A,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2)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3)把100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7(2010·潼南)(3分)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⑴t1℃时分别配制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则加入水的质量A_______B(填“>”、“=”或“<”)。⑵t℃时A和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B(填“>”、“=”或“<”)。⑶有t2℃时含有A和B的混合溶液,要得到A的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18.(2010·佛山)(6分)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g,水为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填“左盘”或“右盘”)。(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从下列中选用:10mL、25mL、50mL、100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喊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9.(2010·青岛)(3分)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⑴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g。⑵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⑶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70 20.(2010·攀枝花)(3分)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硝酸钾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21(2010·荆州)(5分)下图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1)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说明改正方法。错误①:;错误②:。(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22.(2010·南京)(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盘,称量其质量。然后(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70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05101520253035302520温度/℃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右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②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③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23.取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求:(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第九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AACCBBDDBCCCCAC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18分)16(1)A(2)20℃(3)10%17(1)_>(2)<(3)降温结晶18.(1)10.689.4(2)左盘(3)100Ml加快溶解(4)偏小70 19.⑴15⑵5%⑶10%20(1)增大(2)饱和52.4%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21(1)①: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②:称量NaCl的天平上,砝码和药品的位置应调换过来(2)小于(3)称量NaCl的实际质量比计算质量大;加入水的实际量比计算量小。(1)①16184②左BA氢氧化钠易潮解(或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2)①20g②HCl、NaCl③解:20g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质量:20g×8%=1.6g设该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HCl+NaOH=NaCl+H2036.540X1.6gX=1.46g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00%=7.3%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解:设反应消耗的CuSO4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Cu(OH)2的质量为y,生成Na2SO4的质量为z,则CuSO4+2NaOH=Cu(OH)2↓+Na2SO41608098142x100g×8%yz解之得:x=16g,y=9.8g,z=14.2g因此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16g÷20%=80g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3%答: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9.8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3%。70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考试要求]:1、认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2、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能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考点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本身紫色无色酸溶液变为红色无色碱溶液变为蓝色变为红色考点二、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70 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注意: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⑤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⑦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CuO+2HClCuCl2+3H2O(2)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注:FeSO4溶液、FeCl2溶液:浅绿色(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CuO+2HClCuCl2+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注Fe2(SO4)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CuO+2HClCuCl2+3H2OFe2O3+6HCl2FeCl3+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2H2O(注CuCl2溶液:蓝色)70 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CuO+2HClCuCl2+3H2OCuO+H2SO4CuSO4+H2O(注CuSO4溶液:蓝色)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3、三种离子的检验试剂现象Cl-AgNO3及HNO3产生白色沉淀SO42-①Ba(NO3)2及HNO3②HNO3及BaCl2产生白色沉淀CO32-HCl及石灰水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考点三、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潮解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注意: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④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70 ⑤CaO、Ca(OH)2、CaCO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消石灰CaCO3:石灰石、大理石+H2O+CO2Ca(OH)2CaCO3CaO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CuO+2HClCuCl2+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H2O+Na2SO4CuO+2HClCuCl2+3H2OCa(OH)2+CO2H2O+CaCO3↓四、溶液的导电性1、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2、酸氢离子+酸根离子碱氢氧根离子+金属离子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注意:盐酸是混合物,因为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3、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即酸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离子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即碱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学性质4、酸性溶液:具有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碱性溶液:具有碱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70 5、酸碱指示剂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考点四)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本身紫色无色酸性溶液变为红色无色碱性溶液变为蓝色变为红色几种离子的检验:酚酞试液石蕊试液H+变红稀硝酸AgNO3溶液OH-变红稀硝酸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Cl-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SO42-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课题二、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考试要求]:1、认识中和反应及应用2、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考点一、中和反应1、酸与碱的反应碱+酸→盐+水中和反应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CuO+2HClCuCl2+3H2OH2SO4+2NaOHNa2SO4+2H2O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注意:反应物只能是酸与碱3、实质:OH-+H+==H2O4、盐: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5、中和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2)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370 )用于医药。例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考点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PH值的范围:0----1407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2)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溶液呈中性例如:H2ONaCl溶液Na2SO4溶液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例如:酸溶液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例如:碱溶液注意: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溶液酸碱性pH值石蕊酚酞酸性<7变红色无色中性=7紫色无色碱性﹥7变蓝色变红色(4)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①酸性溶液:加水,溶液PH值不断增大,接近于7;加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PH值大于7②碱性溶液:加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接近于7;加酸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PH值小于7⑸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注意:A: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70 B: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⑹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附:酸、碱的化学性质一、酸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CuO+2HClCuCl2+3H2O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注:FeSO4溶液、FeCl2溶液:浅绿色(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CuO+2HClCuCl2+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注Fe2(SO4)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CuO+2HClCuCl2+3H2OFe2O3+6HCl2FeCl3+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2H2O(注CuCl2溶液:蓝色)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CuO+2HClCuCl2+3H2OCuO+H2SO4CuSO4+H2O(注CuSO4溶液:蓝色)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4)碱+酸→盐+水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CuO+2HClCuCl2+3H2OH2SO4+2NaOHNa2SO4+2H2OCuO+2HClCuCl2+3H2O2H2SO4+Ca(OH)2Ca2SO4+2H2O70 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CuO+2HClCuCl2+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H2O+Na2SO4CuO+2HClCuCl2+3H2OCa(OH)2+CO2H2O+CaCO3↓(3)酸+碱→盐+水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CuO+2HClCuCl2+3H2OH2SO4+2NaOHNa2SO4+2H2OCuO+2HClCuCl2+3H2O2H2SO4+Ca(OH)2Ca2SO4+2H2O第十单元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则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70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4.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物质橘子泡菜葡萄玉米粥pH2.9~3.53.0~4.03.5~4.56.8-8.0选项ABCD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它们都是溶液B.它们都含有酸根离子C.它们都含有氢元素D.它们都电离出了氢离子6.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A.NaClB.Al(OH)3C.CaOD.NaOH7.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8.张伟同学学习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之后,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值测定,结果如下:参照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煮骨头汤时加点醋,有利于增加汤中钙的含量B.牙膏是中性物质C.酱油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9.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10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雨水酸性最强的时刻是:测定时间9:009:109:209:30PH4.954.944.864.8570 A.9:00B.9:10C.9:20D.9:30氢氧化钠稀溶液稀盐酸滴有酚酞的蒸馏水10.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11.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A.镀锌水管B.铜制塑像C.大理石栏杆D.铝合金门窗12.近段时间,我国某些地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而有些不法分子常售出不新鲜的猪肉来坑害消费者。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地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猪肉的新鲜度的关系为: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7猪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13.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ABCD图像实验或事实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二、填空题14.(1)硫化氢(H2S)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测定它水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70 (2)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在这个反应中,所有含硫物质硫元素的化合价共有种。硫化氢在空气中点燃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5.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①;②。16.食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通常在包装袋中加入1小包干燥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石灰为主要成份的千燥剂(简称A类,下同);另一种是以硅胶为主要成份的干燥剂(简称B类,下同)。请问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A类干燥剂的小纸袋打开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发现纸袋发热,与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类干燥剂中硅胶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SiO2是____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其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在杳阅资料中,还发现了—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泡沫铁粉(铁粉包裹在泡沫塑料中)。当它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很快变成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nH2O),并有发热现象,说明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__________变化。与A类干燥剂比较,泡沫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__________剂。17.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0 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上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写溶液名称),吐蛋的原理是。18.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填序号)。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消除。①稀盐酸②食醋③肥皂水④食盐水(2)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以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填字母)。A.铜栏杆B.钢筋C.大理石D.玻璃(3)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甲酸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探究题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70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2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来源:学&科&网]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填代号),理由是。22.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70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猜想】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过程分析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没有褪色猜想1不成立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结论】综合分析: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反思】(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汁液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蒸馏水稀酸溶液稀碱溶液紫卷心菜蓝紫色红色绿色牵牛花紫色红色蓝色70 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得出结论]、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的汁液不能做酸碱指示剂。[拓展应用]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则该雨水呈性(选填“酸”或“碱”或“中”)。[反思与评价]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四、计算题24.小青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打算配制125g10%的NaOH溶液。(l)计算小青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2)小青将洗净的树叶放在配制好的溶液中煮沸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减少了5g,溶质质量分数也有所减小。为了侧定剩下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青向溶液中逐渐加入7.3%的稀盐酸,当溶液PH=7时,消耗盐酸50g。计算:①生成NaCl的质量。②剩下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25.把标准状况下1120mL二氧化碳气体(密度为1.977g/L)通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⑴反应前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a2CO3的质量分数。第十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70 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ADADDBBADCBBD二、填空题14.(1)pH试纸;(2)4;2H2S+3O22SO2+2H2O;15.(1)CO2(合理答案均可得分)(2)Ca(OH)2+2HCl=CaCl2+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答案均可得分)16.(1)CaO+H2O==Ca(OH)2(2)+4(3)热量脱氧剂17.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或稀硫酸、稀硝酸等)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提示:吞蛋利用的是瓶外压强大于瓶内压强的原理,而吐蛋相反,即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18.(1)②(2)NaOH+HCl=NaCl+H2O19.(1)③(2)D(3)HCOOH浓硫酸CO+H2O三、实验探究题20.【实验探究】(1)CaO或氧化钙(2)CaCO3或碳酸钙(3)Ca(OH)2+CO2==CaCO3↓+H2O【实验结论】四【拓展迁移】密封保存21.(1)CO2+Ca(OH)2=CaCO3↓+H2O(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②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③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④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伤到手22.【猜想】Cl2【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结论】HClO【反思】(1)+1(2)AgNO3+HCl=AgCl↓+HNO3(3)先变红色后褪色23.紫卷心菜(或牵牛花);牵牛花(或紫卷心菜);胡萝卜;酸;pH试纸(pH计)70 四、计算题24.解:(1)m(NaOH)=125g×10%=12.5g(2)NaOH+HCl=NaCl+H2O4036.558.5m(NaOH)50g×7.3%m(NaCl)m(NaOH)=4gm(NaCl)=5.85gω(NaOH)=×100%=3.3%答:略25.解:设反应前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a2CO3的质量分数yCO2+2NaOH===Na2CO3+H2O44801061.12L×1.977g/L10%x(1.12L×1.977g/L+x)y4480=1.12L×1.977g/L10%xx=40g44106=1.12L×1.977g/L(1.12L×1.977g/L+x)yy=12.6%答:⑴反应前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40g;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a2CO3的质量分数是12.6%。7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考试要求]: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能区分典型常见的酸、碱、盐3、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考点一、常见的盐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氯化钠食盐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5)制生理盐水(0.9%NaCl溶液)Na+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l-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碳酸钠Na2CO3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建筑材料、补钙剂70 备注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3、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考点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2、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考点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1、碳酸钙的化学性质:CuO+2HClCuCl2+3H2O①与酸的反应:2HCl+CaCO3CO2↑+CaCl2+H2O②高温分解:CaCO3CaO+CO2↑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这两个反应可用检验NaOH是否变质(1)与酸的反应:2HCl+Na2CO32NaCl+CO2↑+H2O(2)与碱溶液的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3、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与酸的反应;CuO+2HClCuCl2+3H2OHCl+NaHCO3H2O+NaCl+CO2↑澄清石灰水碳酸根离子的鉴别:稀HClCO32-无色气体石灰水变浑浊70 碳及碳的化合物、两种碱的相互转化:+CO2+CO2+H2O+Na2CO3+Ca(OH)2+Na2CO3+Ca(OH)2+O2+O2+O2+CuO+CuO+HCl+Ca(OH)2+HCl+NaOH+CuO+CO2CaOCa(OH)2CaCO3CO2CONaOHNa2CO3C检验溶液中存在CO32-的方法:⑴加入稀HCl,若有无色气泡产生,则有存在CO32-⑵加入石灰水或Ba(OH)2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存在CO32-⑶加入CaCl2或Ca(NO3)2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存在CO32-考点四、盐的性质(一)、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注:BaSO4、、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反应类型:置换反应70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2Al+3CuSO4Al2(SO4)3+3CuCu+2AgNO3Cu(NO3)2+2Ag1、盐+酸→新盐+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H2SO4+BaCl2BaSO4↓+2HCl(注BaSO4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CuO+2HClCuCl2+3H2O2HCl+Na2CO32NaCl+CO2↑+H2O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2HCl+CaCO3CO2↑+CaCl2+H2OHCl+NaHCO3H2O+NaCl+CO2↑CuO+2HClCuCl2+3H2OHCl+AgNO3HNO3+AgCl↓(注AgCl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2、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出现蓝色沉淀(注:CuSO4溶液:蓝色Cu(OH)2沉淀:蓝色)CuO+2HClCuCl2+3H2O3NaOH+FeCl3Fe(OH)3↓+3NaCl现象:出现红褐色沉淀(注:FeCl3溶液:黄色Fe(OH)3沉淀:红褐色)CuO+2HClCuCl2+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NaCl+AgNO3AgCl↓+NaNO3现象:出现白色沉淀CuO+2HClCuCl2+3H2ONa2SO4+BaCl2BaSO4↓+2NaCl现象:出现白色沉淀考点五、复分解反应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首尾交换,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3、复分解反应的类型4、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反应物:有酸酸必溶,无酸碱盐溶70 由于初中常见的酸是可溶性的,因此:这三种复分解反应一定能发生金属氧化物+酸→盐+水碱+酸→盐+水RHCO3/RCO3+酸→另一种盐+CO2+H2O考点六、特殊离子鉴别:离子种类检验方法(所加试剂)现象Cl-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SO42-先加Ba(NO3)2(或BaCl2)溶液,再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O32-先滴加稀HCl,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OH-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H+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NH4+先加碱溶液(溶液)加热,再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验有无色气体产生,试纸变蓝归纳总结:酸、碱的化学性质:(考点七)一、酸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反应类型:置换反应CuO+2HClCuCl2+3H2O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注Fe2(SO4)3溶液:黄色)CuO+2HClCuCl2+3H2OFe2O3+6HCl2FeCl3+3H2O(注FeCl3溶液:黄色)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2H2O(注CuCl2溶液:蓝色)CuO+2HClCuCl2+3H2OCuO+H2SO4CuSO4+H2O(注CuSO4溶液:蓝色)70 (4)碱+酸→盐+水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CuO+2HClCuCl2+3H2OH2SO4+2NaOHNa2SO4+2H2O(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H2SO4+BaCl2BaSO4↓+2HCl(注BaSO4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CuO+2HClCuCl2+3H2O2HCl+Na2CO32NaCl+CO2↑+H2OCuO+2HClCuCl2+3H2O2HCl+CaCO3CO2↑+CaCl2+H2OCuO+2HClCuCl2+3H2OHCl+NaHCO3H2O+NaCl+CO2↑CuO+2HClCuCl2+3H2OHCl+AgNO3HNO3+AgCl↓(注AgCl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一、碱的化学性质:(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CuO+2HClCuCl2+3H2O2NaOH+SO3H2O+Na2SO4Ca(OH)2+CO2H2O+CaCO3↓(3)酸+碱→盐+水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3H2O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CuO+2HClCuCl2+3H2OH2SO4+2NaOHNa2SO4+2H2O(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CuO+2HClCuCl2+3H2O2NaOH+CuSO4Cu(OH)2↓+Na2SO4(注:CuSO4溶液:蓝色Cu(OH)2沉淀:蓝色)CuO+2HClCuCl2+3H2O3NaOH+FeCl3Fe(OH)3↓+3NaCl(注:FeCl3溶液:黄色Fe(OH)3沉淀:红棕色)CuO+2HClCuCl2+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课题二、化学肥料[考试要求]:1、知道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70 2、了解典型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和处理原则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一、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二、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考点一)1、氮肥⑴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叶黄⑵、常用氮肥:含N量使用注意事项NH4HCO317.7%易分解,施用时深埋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NH4NO335%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NH4)2SO421.2%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NH4Cl26.2%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CO(NH2)246.7%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NH3.H2O加水稀释后施用不稳定,易放出NH3↑NaNO3⑶、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2、钾肥⑴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叶尖发黄KCl⑵常用钾肥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1、磷肥⑴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抗旱抗寒,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⑵常用磷肥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如草木灰、熟石灰。重过磷酸钙Ca(H2PO4)270 ⒋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KNO3NH4H2P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NH4)2HPO4三、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考点二)1、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2)大气污染:NO2、NH3、H2S、SO2(3)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2、合理使用化肥(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四、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考点三)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数不溶于水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不燃烧,跳动、爆裂声加Ca(OH)2放出氨气不放出氨气五、NH4+的检验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NH4NO3+NaOH=NaNO3+NH3↑+H2O第十一单元复习测验题班级姓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K:39Ca:40Ba:13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Ca(OH)2生石灰氢氧化钙B.KOH烧碱氢氧化钾C.Na2CO3纯碱碳酸钠D.NaHCO3苏打碳酸氢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0 A.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酚酞区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溶于水时吸收热量D.不能用食盐作原料制氢氧化钠3.钾肥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4.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CaO→CaCl2B.CaCO3→Ca(OH)2C.BaCl2→Ba(NO3)2D.CuSO4→Cu(OH)25.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6.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A.铝B.铁C.铜D.银7.某星期天,小明回家发现父亲正欲将草木灰(呈碱性)与一种化肥混合,准备以此达到同时向稻田里增施氮肥和钾肥的目的。经观察化肥的名称后,小明向其父亲提示:此种化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否则会使其中的肥效受到损失。你认为小明向父亲提示的可能是下列化肥中的()A、KNO3B、CO(NH2)2(尿素)C、NaNO3D、NH4HCO3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加水溶解B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Na2CO3溶液C除去CaO中的CaCO3加足量稀盐酸D除去CO2中的CO通入足量NaOH溶液9.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NO3NaClH2SO4B.CaCO3NaOHNa2SO4C.BaCl2NaNO3CuSO4D.AgNO3Na2SO4NaCl1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70 二、选择填充题(每小题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10分)1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D.12.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和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2P04B.NH4HCO3C.CO(NH2)2D.13.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2SO4、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酚酞试液B、氯化铜溶液C、硝酸银溶液D、1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04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02中混有的少量COD.用____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15.检验一瓶长期露罟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试剂能实现该检验方案的是()A.酚酞试液B.澄清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D.三、填空与说明题(每空1分,共35分)16.(4分)有下列的物质:①烧碱②干冰③大理石④纯碱⑤甲烷⑥金刚石,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能用来蒸馒头的盐是;瓦斯的主要成份是;可用做建筑材料的是。17.(3分)右图是小宇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____(2)小宇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70 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____。18.(8分)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含有MnO2、ZnCl2、NH4Cl、C(少量)等物质。化学小组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部分物质。回答相关问题;(1)玻璃棒在操作I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2)过滤后,滤液C仍然浑浊,则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编号)。A.滤纸破损B.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C.烧杯不干净D.滤波C中的物质相互反应(3)固体B常用作催化剂,则B是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在空气中灼烧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仅用硝酸银溶液(填“能”或“不能”)区分E和F。某同学认为固体E是NH4Cl,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H4Cl属于化学肥料中的肥。19.(3分)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1)方案1:请问:①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用a、b、c表示)20(7分)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70 ⑴根据上图推断,C是,D是(填写化学式)。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③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21.(4分)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C时的溶解性”。请利用此表完成下列任务:OH-NO3-Cl-CO32-SO42-H+溶、挥溶、挥溶、挥溶Na+溶溶溶溶溶Ca2+微溶溶不溶Ba2+溶溶溶不不Cu2+不溶溶不溶(1)查BaCO3溶解性;(2)写化学式:一种不溶于水的盐;(3)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其理由是;(4)写出铁或铝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6分)赣南是我国的脐橙之乡。脐橙适宜生长在PH为5.5~6.5的土壤环境中,对于PH为5.5以下的土壤,经过改良后也可种植。在脐橙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脐橙炭疽病”的发生,可适时喷洒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成熟的脐橙果实香甜可口。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1)脐橙适宜生长在(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的土壤里;(2)某块山地的土壤PH为5.5~4.8,欲种植脐橙,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是;(3)从事脐橙种植的果农们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均使用塑料桶或木桶,而不使用铁桶,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成熟的脐橙果实香甜可口是化肥、农家肥配合使用的结果。使用农家肥的优点是(填一点就可以)。某块地的脐橙植株矮小,枝叶枯黄,很不茂盛,可能原因是。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5分)23.(8分)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右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70 A.酸B.碱C.盐【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任写一种)。【设计并实验】(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取样于试管中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一次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_______试液来进行实验,由该试剂的变色情况,可确定其酸碱性。24.(11分)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猜想②:该化肥是,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实验探究】(图1)(图2)(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右(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不成立。(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溶液,若,则猜想①成立;若,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6分)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食盐腌制食品。资料显示:70 “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溶液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实验方案】【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B试管中再加入Na2SO4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⑤。五、计算题(10分)26.(4分)无土栽培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1%,请分析计算:(1)硝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硝酸钾中氮元素与钾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27.(6分)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时间/min12345质量/g3050606666试回答下列问题:(1)4分钟后,产生的CO2不再增加,说明水垢中CaCO3(填已或未)反应完全?(2)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第十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C2.A3.A4.B5.A6.C7.D8.B9.A10.B70 二、11.C用煤做燃料等12.AKNO3等13.ANa2CO3溶液14.B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15.B盐酸或氯化钙溶液三、16.②④⑤③17.(1)氧化物(2)C2H5OH(或乙醇)(3)硫化钠、氯酸钾(或Na2S、KClO3)18.(1)搅拌,以加快溶解速度(2)ABC(3)MnO2C+O2CO2(4)不能取样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并在管口放上湿润石蕊试纸,如果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为NH4Cl(5)氮19.(1)样品质量偏低(2)a+b-c20.(1)CO2H2O(2)CaCO3CaO+CO2↑Ca(OH)2+Na2CO3==CaCO3↓+2NaOH(3)化合21.(1)不溶(2)BaSO4等(3)不能,理由是它们的离子交换后产生不了沉淀、气体或H2O(4)Fe+CuSO4=FeSO4+Cu等22.(1)酸性(2)在土壤中增施熟石灰,降低其酸性(3)Fe+CuSO4=FeSO4+Cu(4)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缺少氮肥23.【讨论】A【猜想】(1)B(2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2HCl===2NaCl+H2O+CO2↑70 【或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BaCl2===BaCO3↓+2NaCl】(3)紫色石蕊24.(11分)猜想②:(1分)(NH4)2SO4(或硫酸铵)【实验探究】(1)(3分)④(1分)方程式2分[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或NH4HCO3+Ca(OH)2=CaCO3+2H2O+NH3↑其中之一均给分](2)(2分)HCl溶液(或盐酸)③(3)(5分)BaCl2溶液(或氯化钡溶液,1分)无白色沉淀(1分)有白色沉淀(1分)(NH4)2SO4+BaCl2==BaSO4↓+2NH4Cl(2分)25.①氯离子(或Cl-)②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③2Al+3CuSO4==Al2(SO4)3+3Cu④NaCl(或氯化钠)⑤钠离子(或Na+)五、26.(1)101(2)14∶3913.9%(3)14.2kg27.(1)已(2)7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考试要求]:1、了解对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物(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2、知道一些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3、了解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考点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70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氧化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合成蛋白质人体氨基酸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麦芽糖酶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70 考点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6H10O5)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酶(C6H10O5)nC6H12O6血糖水酶(2)葡萄糖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酶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15.6KJ/g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考点三、油脂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每日摄入50g-60g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4、存在:花生、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考点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肌肉、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A:夜盲症缺VC:坏血症课题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70 [考试要求]:了解某些元素(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一、组成人体的元素50多种(考点一)人体内主要元素氧、碳、氢、氮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Ca>P>K>S>Na>Cl>Mg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考点二)(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2、钠和钾(考点三)(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考点四)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食物来源Fe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肝脏、瘦肉人、蛋、鱼、豆类、芹菜Zn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海产品、瘦肉人、肝脏、奶类、豆类、小米70 Se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海产品、加碘盐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课题三有机合成材料[考试要求]:1、能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与无机物2、知道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3、了解使用合成纤维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4、认识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考点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3、有机高分子材料70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二、有机合成材料(考点二)(1)常见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用途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制塑料薄膜、塑料袋、电源插座等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制作服装、绳子等合成橡胶丁本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广泛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等(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的为羊毛线;无气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压不成粉末状的为合成纤维线。三、“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考点三)(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70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2)解决途径: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四、开发新型材料1、新型材料开发的方向: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2、新型材料: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第十二单元复习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S—32Ca—40C-12H—1O—16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某饮晶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鸡蛋蛋白粉、钾、钙等。该饮晶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A.无机盐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2、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有关错误的是()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3、小燕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建议她多吃水果和蔬菜,请你判断医生让她主要补充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油脂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0 A.青少年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所以要多吃水果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5、加酶洗衣粉易除去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油渍。现有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花织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6、右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X是O2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C6H12O6是有机物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7、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人氮气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9、下列观点中,你不赞同的是()A.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D.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10、是以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经多步处理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乳酸基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乳酸基塑料属于金属材料B.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比较低廉且广泛70 C.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11、下面是小洁同学用连线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与环境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污染B.化学与材料玻璃——硅酸盐材料塑料——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玻璃钢——复合材料D.化学与能源汽油——化石燃料酒精——生物燃料核能——化学能源C.化学与健康甲醇——能导致失明CO气体——能使人缺氧而致死海洛因——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12、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③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④为了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白色污染”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提出来的,但是这一警示很快就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白色污染”是指(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各类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14、下图是2008奥运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70 A.羊毛和PET纤维,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为合成纤维B.羊毛和PET纤维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C.PET纤维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5:4:2D.羊毛和PET纤维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20分)15、今年4月26日,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图示)的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祥云”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1)丙烷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中之一)点燃(2)丙烷分子中,氢、碳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最简整数比)(3)火炬点燃后,所发生的反应为:C3H8+5O2====3CO2+4H2O,该反应属于反应,所用燃料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原因是:。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纯碱C.天然气、D.硝酸钾、E.纤维素、F.维生素、G.盐酸、H.硫酸这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2)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是;(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5)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6)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是。17、小李同学在学习了有关维生素的知识后,自制了一张《维生素C》知识小卡片,但不完整,请你帮他填写表中空格的内容。《维生素C》知识小卡片分子结构化学式70 相对分子质量Vc的性质能溶于水,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而破坏Vc的存在绿色蔬菜(如黄瓜、生菜)、水果(如柑橘)食用黄瓜时注意事项保存Vc片注意事项三、简答、推断题(本题有2小题,共19分)18、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1)感官性指标的主要要求为:①不得呈现异色;②不得有异嗅异味;③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④水应澄清透明。净化水时,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后两个指标可以通过加入混凝剂反应、沉降,然后通过(填操作名称)而达到。(2)化学指标中含有液体的pH和硬度两项。①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②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3)病理学指标中对铬、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这是因为:。19、下图是某学生除去晶体中混有的少量和的实验方案:试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1)气体E是(2)写化学式:XY(3)固体A的成份是:固体C的成份是:(4)上述方案中有两次过滤,能否合并成一次过滤(选填“能”或“否”)70 四、实验题(12分)20、目前,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在市场上悄然出现。木糖醇的化学式为C5H12O5,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减少或者预防蛀牙。木醣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热量只有蔗糖的60%。据介绍,木糖醇是一种原产于芬兰的天然甜味剂,后来日本从白桦树和玉米芯等植物中提炼出这种天然甜料。由于木醣醇不能被细菌分解,利用它来取代甜品中的糖份,可以防止蛀牙。而在口香糖里添加木糖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普遍的防蛀方法。(1)木糖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属于营养素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操作步骤现象结论五、计算题(14分)21、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H2SO4=(NH4)2SO4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下同)(2)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3)下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70 第十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DACBDDDDDADDCD15、(1)有机物(2)2:9(3)氧化;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16、(1)G(2)C(3)B(4)D(5)E(6)A17、C6H8O6176凉拌、生食、加酷避光、避热、密封(只要各答出一个且正确就给满分)18、(1)活性炭过滤(2)①pH试纸或pH计或酸度计。②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如泡沫较少,形成较多白色垢状物则为硬水,否则为软水。(3)重金属离子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而造成中毒。19、(1)(2)X:,Y:(3)A:C:(4)能20、(1)有机化合物.糖类.152(2)操作现象结论1.把木糖醇灼烧,再罩上一干冷的烧杯2.迅速倒立烧杯,滴加澄清的石灰水烧杯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木糖醇中含有氢元素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21、(1)设产生氨气的质量为x70 3498x9.5g×4.9%(2)(3)100mL牛奶中含蛋白质∴该牛奶未达到标签所示质量标准。 九年级下册化学方程式归纳集锦2Mg+O22MgO2Mg+O22MgO4Al+3O22Al2O3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CuO+2HClCuCl2+3H2O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CuO+2HClCuCl2+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70 CuO+2HClCuCl2+3H2O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3H2OCuO+2HClCuCl2+2H2OCuO+2HClCuCl2+3H2OCuO+H2SO4CuSO4+H2OCuO+2HClCuCl2+3H2OHCl+NaOHNaCl+H2OCuO+2HClCuCl2+3H2O2HCl+Ca(OH)2CaCl2+2H2OCuO+2HClCuCl2+3H2OH2SO4+2NaOHNa2SO4+2H2OCuO+2HClCuCl2+3H2OH2SO4+BaCl2BaSO4↓+2HClCuO+2HClCuCl2+3H2O2HCl+Na2CO32NaCl+CO2↑+H2OCuO+2HClCuCl2+3H2O2HCl+CaCO3CO2↑+CaCl2+H2OCuO+2HClCuCl2+3H2OHCl+NaHCO3H2O+NaCl+CO2↑CuO+2HClCuCl2+3H2OHCl+AgNO3HNO3+AgCl↓CuO+2HClCuCl2+3H2O2NaOH+CO2Na2CO3+H2OCuO+2HClCuCl2+3H2O2NaOH+SO2Na2SO3+H2OCuO+2HClCuCl2+3H2O2NaOH+SO3H2O+Na2SO4CuO+2HClCuCl2+3H2OCa(OH)2+CO2H2O+CaCO3↓CuO+2HClCuCl2+3H2O2NaOH+CuSO4Cu(OH)2↓+Na2SO4CuO+2HClCuCl2+3H2O3NaOH+FeCl3Fe(OH)3↓+3NaClCuO+2HClCuCl2+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CuO+2HClCuCl2+3H2ONaCl+AgNO3AgCl↓+NaNO3CuO+2HClCuCl2+3H2ONa2SO4+BaCl2BaSO4↓+2NaCl酶C6H12O6+6O26CO2+6H2O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