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0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0

ID:13400798

大小:1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0_第1页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0_第2页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0_第3页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科综合高考生物部分模拟题201、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一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138410135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184178182三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136420414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2、“神州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升空,经过太空遨游后,于10月17日返回地面。此次进入太空的航天

2、员为聂海胜、费俊龙,他们在轨道舱内完成了一系列的太空试验。此次搭载升空的物品有瓷玫瑰等。“遨游”过太空的番茄种子,结出的果实与普通番茄相比,更像是葫芦而且维生素含量高、抗病能力强,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同种DNA的选择性表达B、DNA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信使RNA不同3、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3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下列有关论述错误的是()A、合成同样质量的种子,小麦需要矿质元素最少B、种子中有机物最终都来自光合作用C、萌发时,3种种子中酶的种类、含量不同D、萌发时,同质量种子需要

3、O2量和产生CO2量相同4、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C、假设这是一个鼠的种群,可通过增大K值,来减少鼠害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5、关于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15N的DNA链占总链的7/8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C、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

4、(G+C)的比例上30.(22分)            考试资料网@http://www.ppkao.com@资料分享平台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保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

5、容:①设计温度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确定测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选择、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组,每组数量,装入保险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纪录褐变面积。(2)请据图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

6、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实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外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31.(20分)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移RN

7、A如图1所示,可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3)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下列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是。A、噬菌体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C、禽流感病毒D、肺炎双球菌E、酵母菌F、硝化细菌G、乳酸菌(4)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2所示。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某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从发酵条件看,其原因很可能是。(5)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

8、所需的,而且还有调节培养液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6)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7)图2所示连续培养的方法,以一定的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