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

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

ID:1340243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_第1页
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_第2页
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_第3页
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品异质性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何晓姣,女,汉族,湘潭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贸易与质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关于贸易方面的理论也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等几个阶段,而质量在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被众多的学者所重视,本文按照贸易发展的相关脉络做了一个关于贸易方面的相关文献的整理,重点关注关于质量方面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贸易;比较优势;质量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1919年,瑞典经济学

2、家埃利·赫克歇尔(EilF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G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能使参与国都从中获利。  但是里昂惕夫悖论对现有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和要素禀赋接近的国家是不会有大规模贸易的,但实际上,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之

3、间贸易额占据全球贸易的绝大部分份额,以此为背景,Krugman(1980、1981)、Helpman(1981)在市场垄断竞争框架下,强调产品的多样性和规模经济,禀赋结构相近的经济体之间同样可以发生贸易,消费者可以从贸易中得到更多的福利,而且贸易主的集中度很高,从而创建了新贸易理论。HelpmanandKrugman(1985)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产品多样性等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引入传统贸易理论模型,并在该范式下研究技术差异、要素价格差异、贸易成本等相关问题,对产业内贸易等现象能提供很好的解释,这一理论整合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4、。  随后,引入企业异质性的现代贸易理论成为了主流,大家开始从企业层面来强调产品的差异性,代表作是Melitz(2003),这篇文章将企业生产效率差异性引入Krugman(1979)框架,通过企业生产效率差异性解释企业贸易行为差异性,由此揭开了新新贸易理论时代。但是Melitz(2003)它无法解释企业行为的所有差异性,特别是企业出口的价格行为,比如BaldwinandHarrigan(2011)发现美国企业出口产品价格随地理位置的距离而增加,如果根据Melitz(2003)的分析,地理位置越远,那么就只有生产效率越高、出口产品价格越

5、低的企业出口,这显然存在着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个很自然的逻辑就是放松或者更改Melitz(2003)的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入企业产品品质的异质性,现在许多学者都把产品品质的异质性放在与企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同等重要的位置,例如KuglerandVerhoogen(2012)、Johnson(2012)、Crozetetal.(2012)等。从模型的结构来看,部分模型将产品品质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效用函数,并不深究其来源,大部分的模型将企业产品品质内生化,认为产品品质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产品的品质越高,那么企业投入的成

6、本也就越高,从而出口的价格也就越高;从消费解的角度来说,购买商品不仅仅会考虑其价格,还会考虑其质量,只有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最终会成为消费购买的首选产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会更具有消费者认可的能力以及获利的能力,从而可以解释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以及出口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的价格差异。  在我国,关于企业出口产品品质方面的文献还不是很多,其中包括关于中国出口产品的品质的相关研究有施炳展(2010)发现随着中国出口不断的增长,中国出口的产品的价格并未有大幅度的变化,这说明产品的品质偏低;李坤望、施炳展和

7、宋立刚(2012)利用单位价值量指标来测度产品品质,发现中国出口的产品无一例外都处于低品质阶段;Rodrik(2006)也发现如果从产品内角度看,中国出口结构没有优化的趋势。还有部分文献旨在从利用品质视角解读企业出口的价格行为,旨在说明中国出口企业存在品质调整,例如ManovaandZhang(2012)利用海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企业出口价格的企业间、企业内、企业-产品内的差异性;Marketal.(2012)利用中国纺织业层面海关数据和工业数据库匹配,研究品质和生产效率对企业贸易行为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

8、文献:  [1]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2]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