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ID:13407116

大小:1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_第1页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_第2页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_第3页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_第4页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农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册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组别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报告分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2.掌握

2、日光灯线路的接线。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二、实验原理简述1.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则得各支中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和2.如图6-1所示的RC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的激励下,与保持有90°的相位差,即当阻值R改变时,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与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R值改变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图6-13.日光灯线路如图6-2所示,图中A是日光灯管,L是镇流器,S是启辉器,C是

3、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值)。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图6-24.功率表的结构、接线与使用。功率表(又称为瓦特表)是一种动圈式仪表,其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两个电流线圈可以串联或并联,因而可得两个电流量限),其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有三个量限。功率表的正确接法:为了不使功率表指针反向偏转,在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的一个端钮上标有“*”标记,连接功率表时,对有“*”标记电流线圈一端,必须接在电源一端,另一端接至负载端,对有“*”标记电压线圈一端,可以接电流线圈任一端,另一端应垮接到负载的另

4、一端。如此功率表的指针就一定能正向偏转。图6-3(a)所示连接,称并联电压线圈前接法,功率表读数种包括了电流线圈的功耗,它适用于负载阻抗远大于电流线圈阻抗的情况。图6-3(b)所示连接称并联电压线圈后接法,功率表读数种包括了电压线圈的功耗,它适用于负载阻抗远小于功率表电压支路阻抗的情况。图6-3图6-4是功率表并联电压线圈前接法的外部连接线路。图6-4一、实验仪器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1单相交流电源0~220V12三相自耦调压器13交流电压表14交流电流表15功率因数表16白炽灯组15W/220V27镇流器与30

5、W灯管配用18电容器1uf,2.2uf,4.7µf/450V9启辉器与30W灯管配用110日光灯灯管30W111电门插座3二、实验步骤1.RC串联电路电压三角形的测量(1)用两只15W/220V的白炽灯泡和4.7µf/450V电容器组成如图6-1所示的实验电路,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市电220V电源,将自藕调压器输出调至220V。记录U、UR、UC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2)改变R阻值(用一只灯泡)重复(1)内容,验证UR相量轨迹。白炽灯盏数测量值计算值U(V)UR(V)UC(V)U(V)ф212.日光灯电路接线与

6、测量。图6-5按图6-5组成电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市电交流220V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电压缓慢增大,直到日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然后将电压调至220V,测量功率P,电流I,电压U,UL,UA等值,验证电压、电流相量关系。P(W)cosjI(A)U(V)UL(V)UA(V)启辉值正常工作值3.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按图6-6组成实验线路图6-6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市电220V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制220V,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取样插座分

7、别测量三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重复测量。电容值测量数值计算值(mF)P(W)U(V)I(A)IL(A)IC(A)cosφI’(A)cosf12.24.7五、实验总结(1).注意事项1.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2.在接通电源前,应将自藕调压器手柄置在零位上。3.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读数时要注意量程和实际读数的折算关系。4..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