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7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实验17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ID:13452213

大小:34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2

实验17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实验17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十七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一、实验目的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2.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二、原理说明  1.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各支路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    ΣI=0和ΣU=02.图17-1所示的RC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U的激励下,UR与UC保持有90O的相位差,即当R阻值改变时,UR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U、UC与UR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如图17-2所示。R值改变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从而

2、图17-1达到移相的目的。3.光灯线路如图17-3所示,图中A是日光灯管,L是镇流器,S是启辉器,C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值)。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图17-3图17-2三、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交流电压表0~450V12交流电流表0~5A13功率表14自耦调压器15镇流器、启辉器与30W灯管配用各1HE-166日光灯灯管30W1屏内7电容器1μF,2.2μF,4.7μF/500V各1HE-168白炽灯及灯座220V,15W1~3HE-179电流插座3屏上四、实验内容1.按图17-1接线。R为220V、15W的白炽灯泡,电容器为4

3、.7μF/450V。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即U)调至220V。记录U、UR、UC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测量值计算值U(V)UR(V)UC(V)U’(与UR,UC组成Rt△)(U’=)△U=U’-U(V)△U/U(%)2.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图17-4利用HE-16实验箱中“30W日光灯实验器件”、屏上与30W日光灯管连通的插孔及相关器件,按图17-4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电压缓慢增大,直到日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然后将电压调至220V,测量功率P,电流I,电压U,UL,UA等值,验证电压、电

4、流相量关系。测量数值计算值P(W)CosφI(A)U(V)UL(V)UA(V)r(Ω)Cosφ启辉值正常工作值3.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利用主屏上的电流插座,按图17-5组成实验线路。图17-5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至220V,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插座分别测得三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电容值测量数值计算值(μF)P(W)COSφU(V)I(A)IL(A)IC(A)I’(A)Cosφ012.24.7五、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2.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读

5、数时要注意量程和实际读数的折算关系。3.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六、预习思考题  1.参阅课外资料,了解日光灯的启辉原理。2.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HE-16实验箱上有短接按钮,可用它代替启辉器做一下试验。)  3.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  4.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

6、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七、实验报告  1.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2.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3.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4.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及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