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

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

ID:13413804

大小:3.1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07-22

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_第1页
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_第2页
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_第3页
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_第4页
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春理工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传播受众6/27/20211本章结构第一节受众概述第二节受众研究理论第三节受众的心理第四节受众的选择机制第五节受众的反馈第六节意见领袖6/27/20212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3一、受众——就是接受信息的人它既包括大规模信息传播中群体——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和对话人。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4二、受众扮演什么样的角色?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5三、就受众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态势看,受众的特点有哪些

2、?1、众多性。2、混杂性。3、分散性。4、隐匿性。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6四、就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受众有什么特点?1、受众具有自在性。2、受众具有自主性。3、受众具有自述性。4、受众具有归属性。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7五、受众有哪些类型?1、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积极选择者是接收他们有理由期望会帮助他们达到一个或多个理解、定向或娱乐目标的媒介内容的受众。随意旁观者是偶然接触到媒介内容,没有预先形成某种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特定媒介内容需要锁定的受众。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82、纯粹受众与介质受众。纯粹受众也叫

3、终极受众,是指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介质受众又叫兼职受众或中介者,是指介于传播者与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93、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预期受众是传播者的想象中出现的或者在编码过程中预先假想的接受者。现实受众指在现时状态下可以观其行、听其言、握其手并正在活动着的接受“信息”成品的人。潜在受众又叫隐性受众,是指潜藏、内含在信息作品之中和传播过程之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的、或者在适当时候有可能要出现接受该作品的群体。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104、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与平视型受众俯视型受众在接受信息和对待职业传播者时,常以居

4、高临下、高人一等的心理和面貌出现。仰视型受众是指以一种尊敬、仰慕、狂热、遵从的心态对待传播者及其所传信息的人群。平视型受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人数最多的受众,这部分人既不把职业传播者看“低”,也不把他们看“高”,而是将他们看作与自己平等身份的人。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11六、受众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权利的追求对于受众的权利,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了受众的不同追求,显示了不同的语义内容和适用范围。例如,在大众传播媒介出现的初期,受众所争取的只是知情权;待到传播媒介进人发展期,受众又开始追求表达权;再到传播媒介进入繁荣期,人们又提出了反论权;进人信息社会,如今的受众又在

5、争取监督权和免知权。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12七、受众的基本权利有哪些?1、选择权2、知情权3、表达权4、反论权5、监督权第一节受众概述6/27/202113第二节受众研究的理论6/27/202114一、什么是个人差异论?个人差异论由霍夫兰提出,由德弗勒作了某些修改而形成的。这个理论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阐述接受对象,认为“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以及对媒介所讲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第二节受众研究的理论6/27/202115德弗勒将这种个人差异分为五种:1、人们的心理结构是形形色色、千

6、差万别的;2、人们的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的各不相同形成个人差异;3、人们从不同社会环境所习得的立场、价值观、信仰、态度,造成了心理构造的不同;第二节受众研究的理论6/27/2021164、由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人们在个人特性上的不同,决定人们在理解客观事物方面的差异;5、由于对客观事件理解不同而形成的稳定见解,又影响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选择与解释。第二节受众研究的理论6/27/202117二、什么是社会分类论?社会分类论又称为社会范畴论,这一理论是对个人差异论的修正与扩展。这一理论认为,受众是可以分类的,而同一类型的受众对信息的反应是大体一致的。第二节受众研究的理论6/27/

7、202118三、什么是社会关系论?与个人差异论和社会分类论不同,社会关系比较注意受众参加的组织或团体的压力、合力对其本人接收讯息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受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不管你属于哪一种生活圈,你都将在信息接受中受到他们的约束和影响。大众媒介传播的任何信息,在这种生活圈面前都要遭到抵制或过滤,很难通行无阻,全部过关,并且有许多人首先得到的信息往往不来自大众媒介而是来自“意见领袖”,而这二次传播的信息并非不偏倚。第二节受众研究的理论6/27/202119四、什么是满足需要论?满足需要论又叫使用和满足论。这一理论认为,受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