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

ID:1342351

大小:1.10 M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0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_第1页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_第2页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_第3页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_第4页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陈建1,刘云霞1,2(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摘要: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银行业结构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之间的微妙关系更为国内经济学家所关注。选取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作为研究样本,把银行业结构变量引入通常的经济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

2、京津冀经济圈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将对经济增长更为有利,降低京津冀经济圈银行集中度将会给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最后,提出优化京津冀经济圈银行业结构的建议。关键词:银行业结构;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0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同时并存局面一直为国内经济学家所费解。随着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关于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得到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尚无定论。本研究拟将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不同条件下银行业结构对

3、经济增长影响效果的大小,从而拓展已有文献对银行业结构的讨论。之所以将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作为分析的对象,是因为这两个地区银行业结构发达、竞争充分。长三角经济圈在以上海为金融中心的带动下,其银行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国家已将上海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这一优势将更加明显;而京津冀经济圈(尤其是北京市)是我国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总部基地,其银行业也较为发达。因此,将这两个地区作为分析对象更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也将更加富有实际意义。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来探讨

4、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争论焦点主要集中于是垄断的银行业结构还是竞争的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中,支持垄断性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更为有利的学者有PetersenandRajan[1]、RajanandZingales[2]和BonaccorsiandDellAriccia[3]等。与此相反,Shaffer[4]、BlackandStrahan[5]、CarlinandMayer[6]和ClassensandLaeven[7]等学者对垄断性银行结构持否定态度,他们对竞争性的银行结构更加青睐有加

5、。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贺小海、刘修岩[8]利用我国1987-2004年间24个省份的存款集中度、贷款集中度和不变价格人均GDP所构成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银行商业化改革之前(1987-1994),银行业结构变迁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在银行商业化改革之后(1995-2004),银行业结构变迁才与经济增长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贺小海、刘修岩[9]利用样本期为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区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

6、区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中西部地区银行集中度的降低对经济增长更加有益。林毅夫、孙希芳[10]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28个省区在1985-2002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考察。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角度来看,在中国现阶段,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基本计量模型的设定通过对贺小海、刘修岩和林毅夫、孙希芳等文献的借鉴,我们把银行业结构变量引入通常的经济增长模型,设定基本的计量模型如下,即式中:下标i表示省(市);t表示年份;Pit表示被解释

7、变量,也即经济增长变量,用各地区真实人均GDP增长率来表示;Bit表示银行业结构变量;Xit表示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控制变量;λi表示各省区不可观测的固定效应;μit表误差项。根据已有文献识别出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控制信息集合X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变量:T为各地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例,用来反映对外开放的程度;F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E为各省(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总额占当年名义GDP的比重;I为第二、三产业总值占当年名义GDP的比重;R为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与名义GDP的比重;S为地方财政

8、支出占当年名义GDP的比重。银行业结构变量一般可用集中度(CRn)、赫芬达尔指数(HHI)、勒纳指数(LenarIndex)、劳沦兹曲线(LorenziCurve)和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等来识别,但由于存款和贷款是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同时由于我国缺乏各地大小银行的统计数据,因此,我们采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