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ID:13436248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对于所有的高中生来说,要学好这门学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高中生对数学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又不得不学。“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成了学子们问得最多的问题。而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便成了教师们的难题。很多人便单纯的认为要学好数学就是要多做题,见的题多了,做的题多了,自然就熟练了,成绩就提高了!于是,“题海战术”便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熟话说,“熟能生巧”,当然,多做体肯定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好处。但长期这样,只会使数学越来越枯燥,让学

2、生越来越厌烦,于是出现厌学、抄作业等现象。众所周知,数学题是做不完的。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还是要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工夫。要利用书本上有限的例题和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一切有用条件,进行对比、联想,采取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探索性、灵活性、独创性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另外,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自然增强,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中,兴趣油然而生。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学过程的重点不外乎为:讲解定义推导公式,例

3、题演练,练习,及习题的安排。下面就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教学中的运用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一、在公式的推导中运用一题多解数学的公式在数学的解题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并且,要学好数学,就必须熟练的运用公式。但很多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对公式的推导往往不够重视。其实,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一种解题的方法,或是一种解题技巧。我们如果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一题多解的话,就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同时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也便于公式的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时,方法一:…………………由此得到an

4、=a1+(n-1)d方法二:有等差数列定义知:所以有……………累加得从而得到an=a1+(n-1)d方法二就是我们常用的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累差法。这样的话,学生对这个公式的产生过程印象就更深刻,对公式也就更难忘。另外,在记忆公式的同时,也学到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路,更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这种实例在高中阶段的新课教学中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二、在例题讲解中运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变式在教学之中,往往能起到一座桥的作用,在最近发展区之中能把学生从已知的彼岸渡到未知的彼岸。一题多解,一道数学题,因思考的角度不同可得到

5、多种不同的思路,广阔寻求多种解法,有助于拓宽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题多变,对一道数学题或联想,或类比,或推广,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题目,甚至得到更一般的结论,积极开展多种变式题的求解,哪怕是不能解决,有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增强学生面对新问题敢于联想分析予以解决的意识。在例题讲解中运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就不用列举大量的例题让学生感到无法接受。而是从一个题中获得解题的规律,技巧,从而举一反三。下面仅举一例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说明:例:已知x、y≥0且x+y=1,求x2+y2的取值

6、范围。解答此题的方法比较多,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思想方法,以作示例。解法一:(函数思想)由x+y=1得y=1-x,则x2+y2=x2+(1-x)2=2x2-2x+1=2(x-)2+由于x∈[0,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当x=时,x2+y2取最小值;当x=0或1时,x2+y2取最大值1。评注:函数思想是中学阶段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揭示了一种变量之间的联系,往往用函数观点来探求变量的最值。对于二元或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往往是通过变量替换转化为一元函数来解决,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我们已经有比较深的函数理论,函数性

7、质,如单调性的运用、导数的运用等都可以求函数的最值。解法二:(三角换元思想)由于x+y=1,x、y≥0,则可设x=cos2θ,y=sin2θ其中θ∈[0,]则x2+y2=cos4θ+sin4θ=(cos2θ+sin2θ)2-2cos2θsin2θ=1-(2sinθcosθ)2=1-sin22θ=1-×=+cos4θ于是,当cos4θ=-1时,x2+y2取最小值;当cos4θ=1时,x2+y2取最小值1。评注:三角换元思想也是高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通过三角换元就将问题转化为三角恒等式变形后来解决,而三角恒等变形却有着一系列的三角公式,所

8、以运用三角换元解决某些问题往往比较方便。解法三:(对称换元思想)由于x+y=1,x、y≥0,则可设x=+t,y=-t,其中t∈[-,]于是,x2+y2=(+t)2+(-t)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