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

ID:1347960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0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_第1页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_第2页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_第3页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_第4页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C900+三分群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一、测定原理AC900+三分群血液分析仪采用电阻抗法,检测原理是:根据血细胞相对非导电的性质,悬浮有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定。1、检测原理:将等渗电解质溶液(被称为稀释液,diluents)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一个不导电的容器中,将小孔管(也称传感器transducer)插到细胞悬液中。小孔管是电阻抗法细胞计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侧充满了稀释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检测期间,当电源接通后,位于小孔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的电流;稀释液通过小孔

2、的管壁上固有的小孔(直径一般<100μm.厚度为75μm左右)向小孔内部流动。此时,小孔周围充满了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其电子脉冲是稳定的。如果供给电流I和阻抗R是稳定的,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小孔的电压V是不变的(这时V=IR)。当有细胞通过小孔时,由于细胞的导电性质比稀释液要低,在电路中小孔感应区内的电阻的增加,于是瞬间引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电压增加的变化的程度取决于非传导的细胞占据小孔感应区的体积,即细胞体积越大,引起的脉冲越高,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测定脉冲的大小即可测出细胞体积大小,记录脉冲的数量就可测定细胞的数量。。脉冲信号经过下列步骤,得出细胞计数结果。(

3、1)信号发生器:通过小孔的各种血细胞都能产生电阻信号,信号电平的高低与细胞的大小成正比。(2)放大:由于血细胞通过微孔时产生的脉冲讯号非常微弱,不能直接触发计数电路,因此必须通过电子放大器,将微伏讯号放大为伏级脉冲讯号。(3)阈值调节:在计数不同细胞时,应调节阈值电平,以给出合适的阈值度,使计数结果尽量符合实际水平。(4)甄别:通过微孔时的各种微粒(血细胞、细胞碎片、杂质等)均可产生相应脉冲讯号,讯号电平(脉冲幅度)与微粒大小成正比。因除血细胞外,血中细胞外,血中细胞碎片、稀释液中杂质微粒均可产生假讯号,使计数结果偏高。所谓甄别就是利用甄别器根据阈值调节器提供的参考电平

4、,将低于参考电平的假讯号去掉,以提高细胞计数的准确性。(5)整形器:经过放大和甄别后的细胞脉冲讯号波形尚不一致必须经过整形器作用,修整为形伏一致标准的平顶波后,才能触发电路。(6)计数:血细胞的脉冲信号,经过放大、甄别、整形后,送入计数系统;仪器对大小不同的脉冲进行选择,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细胞并分别进行计数。2、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根据电阻抗的原理,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产生的脉冲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依据这些脉冲的大小,可对白细胞进行分群。经过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可以根据体积大小初步确认其相应的细胞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LYMF),指细胞体积在35-90fl之间的

5、小细胞区,主要分布的是淋巴细胞;第二群是单个核细胞区,也被称为中间细胞(MID),指细胞体积在90-160fl之间的中间细胞区,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核左移的各阶段幼稚细胞或白血病时白血细胞。。第三群是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GRAN),指细胞体积在160fl以上的大细胞区,主要分布的是中性粒细胞。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体的比例计算出各亚群的百分率,如果与该标本的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得到各类细胞的绝对值。可以看出,电阻法只是根据细胞体积的大小,将白细胞分成几个群体。3、红细胞数和血细胞比容测定:绝大多数血液分析仪使用电阻抗法进行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

6、积测定,其原理同白细胞一样。红细胞通过小孔时,形成的相应的脉冲的多少即红细胞的数目,脉冲的高度代表单个脉冲细胞的体积。脉冲高度叠加经换算即可得到红细胞的比容。稀释的血液进入红细胞检测通道时,其中含有白细胞,因此,红细胞检测的各项参数均含有白细胞因素,但正常血液有形成分中白细胞比例很少约为500:1-700:1,故其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在病理情况下,如白血病,白细胞数明显增加而又伴严重贫血时,即可使所得各项参数产生明显误差。血细胞比容,通常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相乘得出红细胞比积HCT=MCV×RBC。4、血红蛋白测定:当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并释放

7、血红蛋白,Hb与溶血剂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比例,仪器便可显示HGB浓度。不同系列血液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亦不同,吸光度各异但最大吸收峰均接近540nm.这是因为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法,HICN最大吸收峰在540nm。校正仪器必须以HICN值为标准。大多数系列血液分析仪溶血剂内均含有氰化钾,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血红蛋白(注意不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其特点是显色稳定,最大吸收峰接近540nm,但吸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