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ID:13489219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第1页
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第2页
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第3页
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第4页
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历史·拓展阅读资料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所在历史学科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观念,含有政治、思想、意识、道德、价值等方面的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是以“思想教育”的角度来阐述这方面的目标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制订的课程标准,则是定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有的人理解为: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是更加务实,淡化了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这样的认识是不准确的。历史课程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只能加强,而不能淡化,否则就会失去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那么,为什么要将“思想教育”目标改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最主要的是“思想教育”目标多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定位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上,将历史学习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历史的教学过程视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因此,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把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体现,是突出了历史课程对于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功能。2.历史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谓“情感”,一般是指人的感情倾向和情绪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

3、生的态度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也可根据主体而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如阶级情感)和社会情感(如国家情感、民族情感)。所谓“态度”,是指人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或厌恶、肯定或否定等等。一般说来,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所谓“价值观”,是指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价值观涉及到人对周围事物进行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也是规范和调节自己的社会行为的意识准则。因此,可以说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也是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历史·的核心。中

4、学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态度取向和价值判断,但尚未成熟,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以及课程的内容,都内含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因素,这是历史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历史课程重要的目标,也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标准》做出了全面的阐释,从六个方面具体而明确地提出了学习目标的要求。前两个方面是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

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部分是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第四部分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第五部分是要求

6、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第六部分是从学会做人的角度,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到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这六个部分的内容,都是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教育意义,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角度上进行阐述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所使用的行为动词,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如果细分,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同的层次,指学生在了解史事的基础上,具有了自己的感受,理解并认同课程内容所传递的思想

7、和观念,行为动词有“感悟”“认识”“认同”“体验”“体会”等;第二个层次是内化的层次,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观念等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形成为相对稳定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行为动词有“树立”“形成”“尊重”“热爱”等。·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历史·为了理解《标准》在这方面目标的表述,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式更清楚地显示出来:序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2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