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

ID:13515694

大小:9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3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_第1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_第2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_第3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_第4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粮油食品品质分析——稻谷和大米检验一、稻谷概述:1、稻谷的分类和特性(1)按稻谷生长期长短不同分早稻(90-120d)中稻(120-150d)晚稻(150-170d)一般早稻品质较差、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晚稻米质坚实,耐压性强,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2)按粒形粒质分1)粳稻:①谷籽粒短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②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高。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小,粘性较大。n2)籼稻:①谷籽粒细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②米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③蒸煮成米

2、饭后胀性较大,粘性较小。3)糯稻:按其粒形、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米粒呈现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粘性大。一般情况下,晚稻加工工艺品质优于早稻,粳稻优于籼稻。2、稻谷的形态结构稻谷籽粒包括颖(外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1)颖(稻壳):稻谷经砻谷机脱壳后,颖便脱落,脱下的颖壳通称稻壳,俗称大糠或砻糠。(2)颖果:稻谷去壳后的果实称为颖果(糙米),它是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l颖果的主要部分是胚乳,其质量约占整个谷粒的80%左右。随稻谷品种和等级不同而变。3、稻谷加工流程:总括起来可分为清理、砻谷和碾米3个主要工序。1)清理

3、:稻谷中混有砂石、泥土、煤屑、铁钉、稻秆和杂草种子等多种杂质。加工过程中清除不净,不仅影响安全生产,降低稻米质量,而且有害人体健康。清除方法有:①筛选—筛除与谷粒大小不同的杂质。②精选—利用稻谷和杂质在长度上的不同进行分离③风选—筛除质轻的杂质(如谷壳、稻秆、不实粒)④磁选—筛除稻谷中混杂的磁性金属⑤比重分选—将砂石与稻谷分离。2)砻谷:剥除稻谷的外壳使之成为糙米的过程。砻谷用的机械称砻谷机,胶辊砻谷机砂盘砻谷机胶辊砻谷机的主要构件为1对并列的橡胶辊筒,两辊相向转动而圆周速度不同,谷粒通过二者之间的轧距时,因受撕搓作用而脱壳。砂盘砻谷

4、机具有上下两片圆形金刚砂盘,上砂盘固定,下砂盘转动,谷粒在两个砂盘间隙中受作用力而脱壳。碾米3)碾米:稻谷经脱壳和谷糙分离而成的净糙米,表面的皮层含纤维较多,影响食用品质。碾米即将糙米的皮层碾除,从而成为大米的过程。机械碾米靠碾米机的摩擦和碾削等作用碾除皮层。①擦离型碾米机(如铁辊碾米机)碾白室内压力较大,主要利用米粒与碾米机构件之间以及米粒与米粒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作用而碾除皮层,由于米粒在碾白室内受到较大的压力,碾米过程中容易产生碎米。②碾削型碾米机(如砂辊碾米机)的碾白室内压力小,碾辊有较高的圆周速度,利用砂辊表面金刚砂无数密

5、集锐利的砂刃,产生碾削作用而碾除皮层。但碾削碾白会使米粒表面留下砂粒去皮洼痕。因此碾制的成品表面光洁度和色泽较差。③混合碾白:是一种以碾削去皮为主,擦离去皮为辅的混合碾白方法。它综合了以上两种碾白方式的优点。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碾米机大都属于这种碾白方式。为降低米粒在碾制时所受的压力,减少碎米和从糙米到高精度的大米一般需经2~4道碾米机加工,逐渐碾除皮层。碾出的白米需经成品整理,包括用筛选机、精选机将整粒米和碎米分离,合规格的成品经擦米机除去粘附在米粒表面的糠屑,有时还要经凉米机借吸风作用使之降温,才成为成品大米。中国大米按国家精度标准

6、分为特制米、标准一等米、标准二等米、标准三等米。一般粳稻加工成特制米时出米率为65%左右,加工成标准一等大米的出米率为69%左右。二、稻谷及成品大米常规检验项目(一)检验标准1、稻谷检验引用标准:GB1350-2009《稻谷国家标准》2、成品大米检验引用标准:GB1354-2009《大米国家标准》(二)常规检验项目1、互混检验互混:指在某主体粮食中混杂有同种异类或异种粮食的现象。参照GB5493-2008《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与稻谷相关的检验项目主要有:(1)外形特征检验(籼、粳、糯互混)方法:①取样:取净稻谷10g,经

7、脱壳后不加挑选取出200粒(小碎除外);②按标准拣出混有异类粒:按质量标准分类的规定,拣出混有异类的粒数(m);③计算互混百分率。互混百分率(%)=%式中:m——异类粒数;200——试样粒数。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整数。(2)染色检验主要鉴别糯性与非糯性。原理:根据淀粉性质不同,遇碘后会有不同的颜色反应特性决定的。即:糯性米粒呈棕红色;非糯性米粒呈蓝色。具体方法:①将糙米去掉米皮后,不加挑选地取出200粒整米(小碎粒除外);用清水洗净②染色:用0.1g/100ml碘-碘化钾溶液(或0.1g/10

8、0ml碘酒)浸泡1min左右,然后洗净;③观察米粒着色情况;④按糯性与非糯性粒数计算互混百分率。互混百分率(%)=%式中:m——异类粒数;200——试样粒数。双试验允许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