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ii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ii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

ID:13526813

大小:154.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3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ii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ii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光光度法测量【理论依据】朗伯—比耳定律:当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但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所以根据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范围的稀有色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溶液的浓度c(g/l)或液层厚度b(cm)成正比。其定律表达式A=abc(a是比例系数)。当c的单位为mol/l时,比例系数用ε表示,则A=εbc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单位为L/(mol*cm)。它是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分光光度计性能检查①波长检查:根据溴甲酚绿在610nm有最大吸收峰

2、,检测722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测定是否准确。方法:580nm~630nm,每5nm测定一次溴甲酚绿(BCG)的吸光度,记录数据。②线性检查: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用一种有色物质配成不同浓度,在一定波长及一定浓度范围内确知其服从比尔定律,检查仪器本身是否能够如实的反映有色物质的浓度变化。 一、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原理】:血清中蛋白质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2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形成紫红色的反映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这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

3、40nm处有明显吸收峰,其吸光度与血清蛋白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双缩脲试剂中,酒石酸钾钠的作用:结合Cu2+,防止其在碱性条件下形成CuO沉淀。KI的作用:防止碱性酒石酸铜自动还原并防止Cu2O的离析。【参考范围】健康成人:走动后为64~83g/L,静卧时为60~78g/L 【临床意义】浓度增高见于:血浆浓缩(如急性脱水、外伤性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浓度减低见于:血浆稀释(静注过多低渗溶液、水钠潴留)、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长期低蛋白饮食或慢

4、性肠道疾病;长期患消耗性疾病)、蛋白质合成障碍(肝功能严重受损、此事宜清蛋白减低最为显著)、蛋白质丢失(严重烧伤、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 二、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原理】:溴甲酚绿(BCG)在pH4.2的环境中,在有非离子去污剂存在时,可与清蛋白(Alb)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在波长630nm处有吸收峰,其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清蛋白含量呈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清蛋白标准液比较,可求得血清中清蛋白的含量。非离子去垢剂(Brij-35)的作用:提高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力及溶解度,提高呈色稳定性。【参考范围】成人为35~55g

5、/L,A/G=1.2~1.5(<1.0称为A/G比例倒置)【临床意义】清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的胶体渗透压。<28g/L临床上出现水肿。浓度增高见于:严重脱水导致的血浆浓缩浓度降低见于:Alb合成不足/障碍(肝脏疾病,尤其是肝功能严重损害)、Alb的分布异常(门静脉高压)、蛋白质丢失(大出血、烧伤)、Alb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加(见于营养不良、肠道肿瘤、肝功能受损、肾病蛋白尿、结核病伴慢性出血、恶性肿瘤等)。无清蛋白血症(analbuminaemia),极少见,患者血清中几乎无Alb  相关:质控图绘制【原理】:质控图是一种具有质控界限

6、的图形。以质控品测定结果计算均值和标准差(S),以±2S为警告线,以±3S为失控线绘制质控图。正常分布:正常分布规律:常见异常图形: 一、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原理】:血清甘油三酯(TG)经正庚烷-异丙醇抽提,然后用氢氧化钾皂化,所生成的甘油再被过碘酸钠氧化成甲醛,后者在铵离子存在下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带荧光的黄色物质即3,5-二乙酰-1,4-二氢二甲基吡啶,颜色深浅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较,求得其含量。①抽提:正庚烷-异丙醇-稀H2SO4②皂化:KOH-异丙醇使TG水解生成甘油③氧化:甘油+过碘酸钠

7、(酸性pH) → 甲酸+甲醛④显色:甲醛+乙酰丙酮(NH4+) → 3,5-二乙酰-1,4-二氢二甲基吡啶【理想范围】<1.7mmol/L二、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原理】:血清脂类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糖脂、游离脂肪酸。它们在血液中以脂蛋白(脂和载脂蛋白的复合体)的形式存在。用超速离心技术可把血浆脂蛋白分成四大族:CM、VLDL、LDL、HDL,用电泳技术可把血浆脂蛋白分成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CM。血清中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两部分。胆固醇酯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游

8、离脂肪酸(FFA),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Δ4-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H2O2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存在时,经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胆固醇酯+H2O(胆固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