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

ID:15045072

大小:9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_第1页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_第2页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_第3页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_第4页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际K值测定实际K值:理论K值受样品和试剂的加量准确度、比色杯光径准确度,尤其是ε的影响。ε在波长和温度等不同时有所不同,故有必要获得用户所用分析仪的实际ε,再计算K值,此为~。一、340nm波长实际K值测定【实验原理】:通过有NAD+(NADP+)参与的反应途径,用NADH或NADPH标准液来校正仪器。用己糖激酶(HK)方法测定葡萄糖时,葡萄糖的消耗与NADH的生成呈等摩尔关系。葡萄糖有标准纯品,当反应达到终点时,NADH的摩尔数等于标准的葡萄糖摩尔数。在需要校正的仪器上测其A即可求得实际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实际K值。【注意事项】1.减少偶然误差重复测定1

2、0次,当CV>5%时,则重新测定10次。2.减少系统误差使用实际K值计算酶活性。3.如果实际ε值与理论ε值偏差过大,需对仪器检修和校正。二、405nm波长实际K值测定【实验原理】:许多酶活性测定时,以人工“色素原”为底物,经酶作用后可释放出在405nm波长具有吸收峰有色的反应产物,如对硝基苯酚(4-NP)、对硝基苯胺(4-NA)、对硝基-5-氨基苯甲酸(ANBA)。他们在405nm波长时的理论ε分别为18700、9870、9490。可使用其相应的纯标准品在需要校正的仪器上测其A即可求得实际ε,计算出实际K值。以ALP实验(产物为4-NP)为例测定实际K值。【注意事项】1.

3、4-NP标准品纯度要求较高,必要时需纯化。2.其他注意事项参见340nmK值校正。三、如何校正K值在理论K值或实际K值得情况下,测定某标准品的含量,若测得的结果偏低,则需要把测得的结果调整至原标准品的含量,此时调整的数值称为校正因子,则校正K值=理论(实际)K值×校正因子=理论(实际)K值×校准值÷实测值NADH正负向反应测定酶活性一、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LD催化反应式为:L-乳酸+NAD+(LD)→丙酮酸+NADH+H+在反应过程中,乳酸被氧化生成丙酮酸,同时NAD+还原为NADH。因NADH在340nm处有吸收峰,反应会引起340nm吸光度的增高。吸光度增加的速率与样本

4、中LD活性呈正比关系。NADH正向反应的最适pH偏碱性,可使反应平衡偏向产生丙酮酸的方向。【参考范围】成人血清LD:109U/L~245U/L【临床意义】1.LD活性增高:目前临床测定LD活性常用于心肌梗塞、肝病和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2.LD活性降低:目前没有发现重要的临床意义。3.LD的特异性差,几乎存在各种组织中,如:心、肺、肾、肝、骨骼肌以及恶心肿瘤等疾患时均致此酶增高。【注意事项】1.LD活性测定可用抗凝血浆,肝素的影响不大,而草酸盐抗凝剂、EDTA都是LD的竞争性抑制剂,能抑制LD活性。2.不同的LD同工酶对温度的敏感性有差异。组织提取液若放于-20℃过夜,LD

5、4和LD5会丧失全部的活性。3.严禁使用溶血标本,红细胞、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的LD。4.比色应在5~15min内完成,否则吸光值会降低。【评价】LD能可逆地催化乳酸(lactate,L)和丙酮酸(pyruvate,P)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1.正向反应最适pH是8.8~9.8,能使平衡偏向生成丙酮酸的方向。其优点是乳酸和NAD+稳定性好。且NAD+纯品价格较低,过量乳酸对LD活性的抑制较小,反应线性较宽,重复性较好,特异性高。缺点是需要较高的底物浓度,反应速度较慢。2.逆向反应的最适pH为7.4~7.8,与生理性pH相同。其显著的优点是NADH用量少,仅为正向反应的3%,且反

6、应速度比正向快3倍,灵敏度高。缺点是但丙酮酸与NADH的稳定性较差,过量的丙酮酸对LD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大。二、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ALT【实验原理】L-丙氨酸+α-酮戊二酸(ALT)→α-丙酮酸+L-谷氨酸α-丙酮酸+NADH(LD)→乳酸+NAD+在340nm处连续监测到NADH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ALT活性浓度。在双试剂测定中,首先使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酸的底物溶液混合,37℃保温5min,将样品中所含的α-酮酸(如丙酮酸)消耗完,然后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ALT催化的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率。【参考范围】:成人血清ALT5U/L~40U/L。【临床

7、意义】1.ALT是肝细胞损伤的诊断指标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②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时,转氨酶轻度增高(100U~200U),或在正常范围,且AST>ALT。③肝硬化、肝癌时,ALT有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④其它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导致肝小叶中央带细胞的萎缩或坏死,可使ALT、AST明显升高。⑤某些化学药物如异菸肼、氯丙嗪、苯巴比妥、四氯化碳、砷剂等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肝细胞,引起ALT的升高。2.其他疾病或因素亦会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增高。如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等亦可引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