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

关于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

ID:13529299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关于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方忠敬我就耕地保护相关问题,结合土地管理实践汇报几点认识。   第一,中国的耕地流失相当严重。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年到2010年建设用地指标大突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年建设用地总目标3706.67万公项,2005年阶段性目标2382.86万公项,到2004年建设用地总量达3192.24万公项,占2010年规划建设用地总目标的86.12%,2005年阶段性目标实现程度133.97%,超过规划建设用地34%。其中广东省2004年把到2010年的建

2、设用地指标全部用完,而且还超过了0.4万公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年建设用地指标用完,这就是我国拥有用土地审批权的部门从2005年开始违法批地、一些省市开始违法占地,一直到2010年。1996~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下降到18.26亿亩,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041.67万亩。2006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已达7.47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一。人均用地133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用地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用地83.3平方米的水平。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化,大量占用平原平坝良田

3、建设城市、集镇和村庄,出现了“平地建城植树,基本农田上山”的怪状,   第二,土地财政导致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占用耕地面积大。中央更多的是考虑耕地保护和农民问题,地方政府则主要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这两者都与土地开发利用有关。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央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包括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明确了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权逐步减少,以地生财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财源。2009年全国土地收益占地方财政收入48%。由于土地资源存在

4、稀缺性的特点,目前这种依靠开发土地作为发展动力的“土地财政”,是一种权力寻租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现届政府把今后50年到70年的土地收益一次性收取,实际上是“爷卖仔田”,用子孙的钱。这种“透支”必然影响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土地财政”导致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农地非农化,耕地锐减,失地农民增多。“土地财政”低价征收农村集体土地,高价出让土地。一方面严重侵犯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征地补偿少、安置不到位,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房价暴涨,普通居民深受其祸害,农民进城越来越难。土地财政机制

5、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   第三,土地管理过分集权,国土腐败问题。   我国大量农地非农化、耕地锐减虽然与基层政府违法违规相当突出有关,但主要是拥有农地转用审批权的部门把关不严造成的。由于地方政府的趋利化以及审批土地利益的“部门化”,滋生了审批者“权力变现”的思想,使得土地审批流于形式,甚至成为土地供应批发零售的“帮凶”。土地垂直管理后,土地违法占用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审批的耕地更多,耕地占用多补充少,专家讲耕地动态平衡水份大,耕地统计数据严重不实,问题出自上级国土资源部门

6、。目前土地领域权力设置较为集中,同时缺少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和监管,一些行政行为没有做到阳光操作,特别是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权力运行制衡和纠错制度尚不健全。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体系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人大、监察、舆论和群众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很难到位,而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也是务虚较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监督的盲点。众所周知,国土资源部门行使农地转用申报审批、征地补偿安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土地所有权确权等等权力,有关的政策口子稍微放一放,就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财富。“土地爷”

7、热衷于权力寻租,滥用职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国土部门的官员靠土吃“土”也就成为通行的潜规则,国土资源系统己沦为腐败重灾区。去年以来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国土资源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978件,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15件,渎职犯罪263件。这些案件中,大要案1371件,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86人。   如何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呢?最根本就要强化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规划职能,解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编制,国土资源部门执行即裁判员和运动员一体的问题;落实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实现从保护耕地数量向保

8、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制度转变;转变土地配置和利用方式以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做好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完善农村地权制度,建立进城农民宅基地、自留地和承包地退出机制,解决农民“城乡两栖”的问题;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征地补偿制度,无论是公益性用地还是经营性用地,均应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公平补偿,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保障被征地农民和失地农民权益;建立能激发地方和农民主动保护耕地积极性的新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