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

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

ID:13540332

大小:1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_第1页
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_第2页
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_第3页
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_第4页
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大入秦工程战略分析报告一.工程简介(一).历史背景干旱缺水,是制约甘肃农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特别是中部干旱地区,缺水成为贫困的主要根源。自古便有“陇中苦瘠甲天下”的说法。在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的人们都在想水盼水,都在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在甘肃省会兰州以北6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秦王川。在未通水之前,亘古荒原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拉羊皮不沾草,风吹石头满滩跑”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种砂田,吃窖水,生存条件的艰苦令老百姓难以安居乐业。而在秦王川西南方向,横隔着1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便有发源于祁连山脉木里山的大通河,河水滔滔日夜不息,由青海流

2、经甘肃汇入湟水,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年径流量25亿多立方米,水量丰沛,水质良好。从近代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就不断在勾画引水蓝图。1908年3月(清光绪34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允升,就提出了引大入秦的设想,并派皋兰绅士王树中率人勘察,提出方案。1940年,民国时期的甘肃水利公司,也曾提出过引大入秦的设想,并组织过勘察,但因国力衰败、民不聊生,只能望水兴叹。新中国成立后,引水的设想摆上人民政府的议事日程。1956年—1960年,定西地区、甘肃省水利厅都先后派人进行了勘察设计,提出实施计划。但随后不久的三年自然灾害,使得工程难以实施。1970年以后,甘肃连续几年大旱,永登、皋兰的干部群众又提

3、出“引大入秦”的要求,甘肃省水利部门和兰州市组织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勘察设计和论证,于1975年初向甘肃省委提交了引大入秦工程重新上马的报告。(二).修建过程1975年开春,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同志带领省水电局局长王钟浩、副局长陈可言及有关专家,实地踏勘引大入秦工程线路走向。当时,专家们提出两条方案,一是沿山修渠,打洞虽少却线路长,地形复杂,运行后维护困难;再一条是走捷径,穿山打洞,线路短,施工技术要求高,但运行时容易维护。经过多次论证,大家选择了由青海天堂寺打山洞引水的方案。同年9月甘肃省委常委会就引大入秦工程问题,正式向中央提出报告。1976年1月24日,国家计委正式复文同意兴

4、建引大入秦工程。1976年6月4日,甘肃省委常委会讨论批准了“引大”工程尽早开工,决定由兰州市组织实施。1976年11月25日,在永登县河桥公社沙沟口隆重举行工程开工典礼,人们企盼已久的引水工程进入实施阶段。但是,由于对工程实施的难度考虑不够充分,将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确定为“民办公助,土法上马”,上千名农民们分段作业,依靠钢钎打眼放炮,铁锹镐头挖洞,车拉肩挑运土,天当房地当床,一把干粮一口水地苦干。在山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原始的施工方法进度十分缓慢。1976年—1989年13年间,才挖了不到15公里的洞子。与此同时,开工不久的“引大”工程,很快就遇到了资金困难、技术困难。经甘肃省委

5、研究,认为如此浩大的工程由兰州市负责的确有困难,决定于1978年底移交省上,由省政府组织成立引大入秦工程指挥部,具体负责施工。其后,建设者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施工,创造条件完成了工程前期的通电、通水、通路和施工房屋修建等各项准备工作。1980年,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国家要求大力压缩基本建设,引大工程再次陷入困境。1984年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时,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宋平对甘肃省长陈光毅提出了“引大”工程应当继续的想法。当年8月,省计委、省两西建设指挥部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引大入秦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恳请国家批准该工程复工,列入“七五”计划,并准予申请世行贷款。经

6、过各方面的准备,引大入秦工程于1987年9月全面复工。9月14日世行贷款签字生效。工程利用世行贷款1.23亿美元,同时内配资金4.56亿元,两项概算为10.65亿人民币,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至目前含群众投劳在内,工程总概算为29.34亿人民币。)最终于1994年建国45周年之际,引大入秦主体工程胜利建成通水。(三).工程构建引大入秦工程跨越甘肃、青海两省的四市六县(区),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全长884.3公里,沿途以隧洞群为主要特点,有隧洞77座,渡槽38座,倒虹吸3座,其中隧洞总长达110公里,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下运河”。

7、总干渠从天祝县的天堂寺渠首引水到永登县的香炉山,全长87公里,设计引水流量32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36立方米/秒。总干渠有隧洞33座,其总长75.14公里,另有渡槽9座,倒虹吸两座。总干渠穿过落差107米、长481米的先明峡桥式倒虹吸,跨越全长565米、直径2.65米的水磨沟倒虹吸,进入长11.65公里的30A隧洞,再经350米的大沙沟渡槽,流入全长15.72公里的盘道岭无压输水隧洞,最终到达香炉山总分水闸。香炉山总分水闸将水分流至东一干渠、东二干渠及45条支渠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