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

《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

ID:40123647

大小:28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22

《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_第1页
《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_第2页
《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_第3页
《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_第4页
《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大入秦工程副本》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大入秦工程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到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的一项规模宏大的自流灌溉工程,实现甘肃人民的梦想,使部分大通河水改变流向,按照人的意志,驯服地穿越千山万壑流进并滋润干渴的秦王川大地。工程目的兰州以北6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就叫秦王川。亘古荒原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千百年间守着广袤的干旱土地,种砂田,吃窖水,“拉羊皮不沾草,风吹石头满滩跑”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秦王川西南方向,横隔着1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便有发源于祁连山脉木里山

2、的大通河。河水滔滔日夜不息,由青海流经甘肃境内汇入湟水,成为黄河的二级支流。年径流量25亿多立方米,水量丰沛,水质良好。从近代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就不断在勾画引水蓝图。秦王川引大入秦工程自六十年代就由甘肃省水电设计院勘测设计。1976年起开始动工修建,至1981年因资金短缺而一度缓建,198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又决定重新上马,并成立了由省长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采用国内外公开招标形式建设,是一项由铁道部建设总公司第15、16、18、20局,甘肃省水电工程局、平凉地区水电工程局及日本国(株)熊谷组、意大利C.M.C

3、公司等联合大会战的成功典范。至1995年建成通水,工程总投资达22.69亿元,其中引进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国家投资1.1亿元,其余由地方自筹解决。设计建造引大入秦工程引水示意图引大入秦工程西起天祝县天堂寺西侧的大通水旁,东至永登县秦王川,地跨甘青两省的四地市县区。工程由总干渠、干渠和支渠组成,全长884.3公里。总干渠从天堂寺到永登县的香炉山,全长87公里。另有干渠两条,东一干渠全长50公里,东二干全长54公里,还有45条支渠,总长约为675公里。工程主体工程渠道沿途以遂洞群为主要特点,有遂洞77座,渡槽38座,倒吸虹3座,遂

4、洞总长达110公里,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下运河”。工程特色渡槽倒吸虹引大入秦工程穿过总长度为110公里的隧洞群,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绝无仅有,比“红旗渠”上180座隧洞群总长度还长79公里,是其3.5倍。盘道岭隧洞为无压输水隧洞,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引水隧洞,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比国内最长的大瑶山隧洞还长1.4公里。隧洞引大入秦工程隧洞工程建设引大入秦工程自六十年代就由甘肃省水电设计院勘测设计。1976年起开始动工修建,至1981年因资金短缺而一度缓建,198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又决定重新上马,并成立了由省长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工程

5、建设指挥部。工程采用国内外公开招标形式建设,是一项由铁道部建设总公司第15、16、18、20局,甘肃省水电工程局、平凉地区水电工程局及日本国(株)熊谷组、意大利C.M.C公司等联合大会战的成功典范。至1995年建成通水,工程总投资达22.69亿元,其中引进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国家投资1.1亿元,其余由地方自筹解决。工程建成保灌86万亩农田,如节水灌溉,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以上,使昔日荒漠变为万顷良田引大入秦工程将与景电、西岔电灌工程连成一片,在黄河上游地区建成一个稳产高产的粮食基地,对实现甘肃粮食自给和中央提出的开发、

6、建设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区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引大入秦工程堪称华夏第一渠。天堂寺前,一道飞虹增日丽;秦王川中,千倾绿浪竞风流;。引大入秦工程已成为重要的游览景点。引大入秦工程的许多气势雄伟壮观的建筑,都是在永登县连城--河桥旅游开发区、城关旅游开发区内。兰州市永登县委、县政府对这一特色资源开发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发展目标。力争使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旅游业发展的后劲。工程影响及意义观光农业万亩良田名胜古迹秦王川新貌时任甘肃省省委书记,力主工程马上进行,1975年一开春,宋平便带领省水电局局长王钟浩、副局长陈可言及有关专

7、家,实地踏勘引大入秦工程线路走向。宋平作为引大入秦工程主要决策者,为之倾注了许多心血,曾12次亲赴工程现场视察,15次提出重大意见和建议。工程竣工后,他亲笔为引大记事碑书写了“千秋伟业,造福万代”八个大字。宋平由于“引大”工程当初定位是以农灌为主,缺乏调蓄配套工程,放水季节性很强,农民的话说是“有肠子没胃”,无法常年供水调蓄使用,也难以解决中川地区二、三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而每年农用灌溉最高时仅能用1.8亿立方米,宝贵的水资源大量闲置,引大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新问题面对长期困扰“引大”科学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相关领导人带领

8、管理局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灌区经济建设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迎难而上,破解难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将工程功能定位调整为“以中川卫星城开发建设为依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