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ID:13555842

大小:9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_第1页
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_第2页
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_第3页
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_第4页
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1.考察目的药品的稳定性是指原料药及其制剂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性质的能力。考察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2.考察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及原液的考察。药品稳定性考察包括:加速试验和长期(持续)稳定性试验。长期(持续)稳定性考察主要针对市售包装产品,但也需兼顾待包装产品。例如,当待包装产品在完成包装前,还需要长期贮存时,应当在相应环境条件下,评估其对包装后产品稳定性的影响。此外

2、,还应考虑到对贮存时间较长的中间产品进行考察。加速试验主要针对批量放大及上市后变更(如生产设备变更、原辅料变更、工艺调整等)时生产的产品的稳定性试验。3.考察依据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中《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确认。4.职责质保部部长负责稳定性考察方案与报告的起草。质控部人员按照该方案完成实验并报告检验结果。质保部部长负责检验结果的汇总。质保部部长负责稳定性考察方案、检验结果、报告的审核。质量授权人负责稳定性考察方案及报告的批准。5.产品介绍(将做稳定性考察产品的介绍填在附表)

3、内容:产品名称、代码、考察方法、批号、规格、包装规格、考察数量、生产数量、有效期至6.考察方法6.1加速试验此项实验在加速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制剂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为药品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6.1.1供试品要求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所用设备应能控制温度±2℃,相对湿度±5%,并能对真实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在试验期间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6.1.2在上述条件

4、下,如6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订的质量标准,则应在中间条件下即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情况下进行加速试验,时间仍为6个月。6,1.3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药物制剂,预计只能在冰箱(4-8℃)内保存使用,此类药物制剂的加速试验,可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进行,时间为六个月。6.2长期实验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物的实际贮存条件25℃±2℃进行,其目的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6.2.1供试品要求3批,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

5、,每3个月取样一次,分别于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12个月以后,仍需继续考察,分别于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取样进行检测。将结果与0月比较,以确定药物的有效期。6.2.2由于实测数据的分散性,一般应按95%可信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合理的有效期。有时试验没有取得足够数据(例如只有18个月),也可用统计分析以确定药物的有效期。如3批统计分析结果差别较小,则取其平均值为有效期限。若差别较大,则取其最短的时间为有效期。如果数据表明,测定结果变化很小,表明药物是

6、很稳定的,则不作统计分析。6.2.3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药物制剂,长期试验可在温度6℃±2℃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按上述时间要求进行检测,12个月以后,仍需按规定继续考察,制定在低温储存条件下的有效期。6.2.4此外,有些药物制剂还应考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7.检测时间7.1取出时间:一个月加速决不允许提前和推迟;两个月允许±1天;三个月允许±1周;六个月允许±2周;一年后允许±四周。7.2样品取出先放在常温下,一般要求一周内完成检测;温湿度敏感的产品要及时检测。8.方案实施本方案由质控部完成,记录上述所有数据

7、,并对实验过程中异常情况记录。在产品正式生产阶段,已建立了详细的生产工艺资料,可将实验室的数据和生产情况相结合,用具有代表性批号产品对稳定进行考察,进一步修正产品的有效期,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如果需要改变工艺、处方、包装,就必须重新进行稳定性的研究。如:活性成分的来源或合成工艺有变化,药品工艺有变化,药品中的辅料、外观、颜色及包装有变化,都必须重新考虑有关稳定性的问题。9.考察报告9.1考察报告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产品的信息(产品的基本信息、产品的批次及其生产信息)、考察指标与合格标

8、准、考察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处理情况、数据统计与趋势分析、考察结论、附表(实验数据汇总表、统计与趋势分析图表等)9.2偏差处理如果根据该方案或批准的方法出现任何偏差,在分析证明中还将包括偏差的详细说明,偏差对结果的影响及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填写偏差清单。这部分要记录在执行确认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偏差。每个偏差都要写进偏差日志中,在确认活动完成之前,所有偏差都要得到解决。对于要改正的偏差,要在偏差和改正活动报告表部分签名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