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

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

ID:13561894

大小:51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3

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_第1页
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_第2页
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_第3页
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_第4页
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第2章??上海汽车和吉利汽车并购动因对比分析?2.1上海汽车集团并购内外动因分析?2.1.1上海汽车集团并购内部动因?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是目前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主要业务涉及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及销售等汽车基础产业,还包括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2012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449万辆,同比增长12%,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当年度762.3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九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03位,比上一年上升了27位

2、[1]。?上汽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具有国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在2006年,上汽已经摘得销售桂冠,整车销售突破130万大关,并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可以说,当时上汽集团在国内已经是最具实力的汽车厂商。但是在国际上,还鲜有上海汽车乃至中国汽车的身影,中国汽车研发的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之前,上汽集团内部具有如下动力:?一是寻求先进技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以创新为基础的技术优势即核心技术优势。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多年历程,我国的汽车工业也经历了以市场换

3、技术的合资企业初级模式发展期。然而,因为体制的缺陷,我国汽车企业并未在这一发展模式下获得真正的成长。在合资企业中,一般都在合同中制订了较为苛刻的技术限制条款,这就使得中国汽车企业很难真正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上汽集团也面临同样的境况,合作伙伴的核心技术限制使得上汽集团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核心技术问题。解决核心技术,可以通过加大投入自主研发,但是这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且时效性较差且风险较大,上汽集团也在进行。相比自主研发,见效更为迅速的方法就是海外并购了。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中国汽车企业可以提升汽车产品研发先6??进技术的发展速度

4、,缩短与国外汽车企业的差距。?二是提升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任何知名品牌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汽车品牌更是需要苦心经营。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由于在历史及技术等方面的差距,品牌效应很少能与发达国家大型汽车品牌相比,同一水平配置的汽车产品,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价格一般比“混血”品牌汽车价格低2—3成。中国汽车企业若能有效兼并国外的高端经典优势品牌,有助于迅速改善品牌形象,增强我国汽车企业品牌实力。自上世纪80年代合资经营开始,如何培养自主研发能力和建设自主品牌的难题就一直摆在上汽面前。上汽在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几大

5、巨头合资经营后,似乎就失去了自主研发能力。虽然在2002—2004年间,上汽为进行自主研发投入近40亿元人民币,在市场表现上却很难看到研发成果。而原计划在收购德国大众桑塔纳轿车技术平台基础上来自主研发全新的汽车产品,却不料大众这位合作伙伴在2004年初给予回绝。遭受挫折后,上汽决定开辟新道路,转战国外,力图用跨国并购的方式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上汽自己的品牌。?2.1.2上海汽车集团并购外部动因?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时,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一,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并且市场日趋饱和。随着改革

6、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汽车企业不断涌现,并且技术水平都较低,技术开发成本大,目标市场趋同,国内汽车企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基本上所有企业均面临着技术升级、品牌建设和控制成本的压力。注入新鲜血液和开拓市场,是各国内汽车厂商的共同希望。?第二,国家政策的支持。汽车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具有多重风险因素,在国内企业的实力还不足以独立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完成并购时,国家的政策支持的推动作用就凸显出来。政府可以通过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和投资之道等方式来促进产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以推动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十六大”以来,政府的各类文件中多次提到坚持“引进

7、来”与“走出去”的问题,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对外投资。这些政策包括《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的通知》、《关于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与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和《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这些政策措施为企业搭建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对外投资平台。?第三.在WTO框架内,中国汽车企业与国际汽车巨头竞争必然会有国内及国际资本跨国并购。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世界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在这种环境下,全球汽车工业的集团化、国际化也将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集团为

8、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都在不断地进行兼并和重组,几个跨国汽车大集团已经形成。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将由封闭逐渐走向全部开放,国内汽车企业必然受到国际汽车企业的巨大冲击,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企业,上汽将首当其冲。为应对愈来愈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