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

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

ID:13562106

大小:11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_第1页
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_第2页
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_第3页
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_第4页
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数学中考学生答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学习状况(答题)评价(一)选择题和填空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1—10)和填空题(11—15)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6—9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和解题策略上的欠缺。例如:5.已知关于x方程x2+bx+a=0有一个根是-a(a≠0),则a-b的值为A.-1B.0C.1D.2部分学生在答题时知道直接将-a代入

2、原方程,但是不会进行化简;或者知道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但是不会转化,导致失分。7.在x2□2xy□y2的空格□中,分别填上“+”或“-”,在所得的代数式中,能构成完全平方式的概率是A.1B.C.D.学生对于完全平方式掌握较好,但是考虑不全面弄错总数,算错概率。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中,其函数y与自变量x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01234…y…41014…点A(x1,y1)、B(x2,y2)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当1<x1<2,3<x2<4,时,y1与y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y1>y2B

3、.y1<y2C.y1≥y2D.y1≤y2学生在处理时不少是用待定系数法把函数的表达式求出,事实上利用图象,结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我们在复习时经常遇到利用“数形结合法”判断二次函数值大小的问题,考试时却不会灵活应用,反映出学生对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不够熟悉,造成时间的浪费。(第9题图)9.如图,△ABC的周长为30cm,把△ABC的边AC对折,使顶点C和点A重合,折痕交BC边于点D,交AC边于点E,连接AD.若AE=4cm,则△ABD的周长是A.22cmB.20cmC.18cmD.15cm此题失分的主

4、要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学生能知道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但是不会通过图形进行等量转换,识图能力较差。(第13题图)13.如图,在Rt△ABC中,∠C=90º,∠A=60º,BC=4cm,以点C为圆心,以3cm的长为半径作圆,则⊙C与AB的位置关系是.学生在答题时对于点C到AB的距离与半径3比较时因紧张出现判断失误导致答错。(第14题图)…第3个图第2个图第1个图14.如图,观察每一个图中黑色正六边形的排列规律,则第10个图中黑色正六边形有个.本题考察学生的规律探索能力,解答此题的方法不止一种。但对于一般学生而言,

5、不能很好的识图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放弃不答。(第15题图)1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AB、BC边上的两动点,且总使AD=BE,AE与CD交于点F,AG⊥CD于点G,则=.此题应该是选择、填空题中的难题,学生思维狭隘,见到求比值就只想在相似上寻找突破口,没有想到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来处理比值问题。同时,由于在第14、15题上耗时过多,致使后面答题时间非常紧张。(二)解答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6.(5分)计算:÷(a-)第16题,是最基本的考查学生运算技能的题目,有

6、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还是不错,但失分的考生还是较多,主要在(a-)化简时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欠缺。(第17题图)17.(5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BD,分别交AD、BC于点E和F.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失分主要原因是看到稍复杂的图形不知从何下手,“分解”图形能力太差;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四边形中证明菱形的问题平时训练相对较少,学生遗忘教严重。18.(6分)日本福岛出现核电站事故后,我国国家海洋局高度关注事态发展,紧急调集海上巡逻的海检船,

7、在相关海域进行现场监测与海水采样,针对核泄漏在极端情况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时开展分析评估.如图,上午9时,海检船位于A处,观测到某港口城市P位于海检船的北偏西67.5°方向,海检船以21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下午2时海检船到达B处,这时观测到城市P位于海检船的南偏西36.9°方向,求此时海检船所在B处与城市P的距离?(参考数据:sin36.9°≈,tan36.9°≈,sin67.5°≈,tan67.5°≈)(第18题图)第18题考查的是在实际问题背景下解直角三角形,需要学生正确求得AB的长,设出未知数

8、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PC表示出AC、BC的长建立方程求得PC的长,进而在直角三角形PBC中求出PB的长。学生解决此题问题不是很大,得分率较高。19.(6分)某初中学校欲向高一级学校推荐一名学生,根据规定的推荐程序:首先由本年级200名学生民主投票,每人只能推荐一人(不设弃权票),选出了票数最多的出甲、乙、丙三人.投票结果统计如图一:图一图二其次,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各项成绩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