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

ID:13565950

大小:77.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7-2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_第1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_第2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_第3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_第4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8篇)从一起案例评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从一起案例评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案情简介】王先生今年33岁,从外地来深圳工作已10年。6年前,他和妻子结婚后生育婚生子,一家三口租住龙华新区。王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孩子已5岁多,眼看着越来越大面临上学问题,夫妻俩决定买房。“我老婆没有工作,我攒了点钱,父母凑了点,还找朋友借了一些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共8篇)从一起案例评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从一起案例评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案情简介】王先生今年33岁,从

2、外地来深圳工作已10年。6年前,他和妻子结婚后生育婚生子,一家三口租住龙华新区。王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孩子已5岁多,眼看着越来越大面临上学问题,夫妻俩决定买房。“我老婆没有工作,我攒了点钱,父母凑了点,还找朋友借了一些钱。”去年4月5日,他与刘某桥签订房屋转让合同,购买了龙华新区潜龙花园的一套房产,这套房产带小学和中学学位。这一购房时间点卡得非常及时。去年3月30日,深圳发布楼市新政,购房政策有所放宽。新政后楼市并无立刻反应,从当年5月份楼市才开始一路狂飙。王先生正好是在房价暴涨之前买入。这套71平方米的两房住宅转让价为176万元但市场价目前已超

3、过300万元。进入到5月,深圳楼市开始暴涨,大量卖家违约,引发交易诉讼潮。王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购买的这套房产涨价幅度当时至少在40万元,对方也提出要加价,否则后续过户时不会配合。双方有过一阵拉锯战。最终王先生在总价176万基础上增加了1万元。同一天,双方签订了正式的二手房交易合同,并在房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产权变更。去年6月2日,王先生拿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房产证。此后,买卖双方签订了《交楼确认书》,确认交楼。一方面王先生开始向银行按月偿还长达25年的按揭贷款,另一方面王先生也在装修房子。此时太太已经怀上二胎,他们也打算在新房里迎接孩子的降临。同

4、年8月他突然接到法院传票,才得知卖家的儿子以母亲系精神病为由诉请法院宣告交易无效,退还房产。【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查明,2005年4月刘某桥因遭打劫导致头部重伤昏迷,随后送至医院治疗,同年12月出院。2006年4月,司法鉴定书作出结论,刘某桥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一年,目前突出的临床症状为颅脑创伤后遗忘综合征,个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明显障碍,精神残疾评定为重度(一级)。刘某桥时任深圳市委统战部处级干部。2012年,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向刘某桥发放了《残疾人证》,并指定刘某桥的母亲为其监护人。综上,一审法院认为,王先生明知刘某桥系涉案房

5、屋的所有权人,亦是转让合同相对方,整个交易过程却未与一直在场的刘某桥有过任何沟通,没有确认刘某桥的弟弟有作出相应行为的授权委托,而是越过合同当事人刘某桥,对合同内容的确定均直接与刘某桥的弟弟沟通,合同部分现金价款亦直接交给刘某桥的弟弟,这显然不符合正常人购买价款高达数百万房产的审慎心理与交易习惯。刘某桥作为一个精神重度残疾的病人,刘某桥有明显异于正常的言行举止,被告王先生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合同签订及后续合同履行过程中,多次与刘某桥当面接触,却对刘某桥的异常言行视若无睹,结合签订合同时刘某桥一直由多位家人陪同及本人一言不发、只有在需要签名时按手印等

6、有悖常理的表现,王先生称无法得知刘某桥存在精神疾病的答辩,法院不予确认,认为购买涉案房产行为不属于善意取得。此外,一审法院还认为,该案涉及的房产交易行为恰好发生在郝某向人民法院提起变更母亲的监护人的诉讼期间,该房产交易动机存疑。一审法院解除了交易合同,要求王先生解除抵押,退还房产。至于购房款的退还,则要王先生另寻法律途径解决。【律师评析】深圳知名经济纠纷律师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就本案涉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效力问题分析如下: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二条和第第十三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纠纷主要表现为两类: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订立合

7、同引发的纠纷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订立合同引发的纠纷。司法实践中,在因精神病人订立合同所引发的纠纷中,既有相对人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也有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起诉确认合同无效的,其中以后者为众。由于《合同法》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缔约能力及合同效力未作出明确规定,受诉法院在法律适用上无一例外地援引《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二条第5款的规定确认合同无效。但随着时间的演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律无效的规定在适用于具体案件时日渐显出弊端,此种整齐划一的规定是否妥适颇值探讨。深圳经济纠纷律师认为,首先,不应完全否认无民事行

8、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在解决有关当事人缔约能力的问题上,法律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在两种基本的利益之间实现一种平衡:一方面,对缺乏缔约能力的当事人应给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