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

ID:13578262

大小:4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3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摘要现代的幼儿90%左右都有攻击性行为倾向,但很多父母长辈都认为这只是小孩的正常打闹,没有引起相关的重视。然而幼儿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教育,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心理发育,甚至导致成年后的一些不良后果和犯罪。然而要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这一大难题,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共同关注的。攻击性行为形成的最关键期是在幼儿阶段,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应积极的面对和解决这一不良行为问题。本文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关键词:幼儿;

2、攻击性;行为Ⅰ浅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目录摘要1目录2绪论3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种类4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4(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4(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4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4(一)不良的社会环境学习41、直接学习42、间接学习4(二)教育方式不恰当5(三)幼儿园缺乏正确引导5四、正确引导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5(一)社会方面的正确管理5(二)家庭教育方面61、父母、长辈积极营造快乐、民主的家庭环境62、家庭正确的教育理念6(三)幼儿园的积极引导61、提升幼儿教师的幼教水平62、正面引导、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63

3、、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培养自控能力6结论7参考文献8Ⅰ浅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绪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在幼儿在宣泄情绪或挫折时对他人表现出来的身体攻击,如骂人、推人、咬人、踢踹对方等,还有的是幼儿受到攻击时急于报复对方的一些不良行为。这些攻击性行为是当下幼儿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如任由其继续发展,不但使幼儿难以融入班级,也得不到其他幼儿的接纳和认可,久而久之,幼儿会逐渐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Ⅰ浅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分类从研究幼

4、儿攻击性行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面对幼儿攻击性发展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比较广泛认可的是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种不同的类型。工具性攻击主要是指幼儿为了获得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摔等动作,以毁坏物品为目的。而敌意性的攻击是指以身边的人为对象作出的打、踹、骂、咬等行为动作,伤害他人,有报复性、嫉妒性和迁怒性攻击行为。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发生,容易形成习惯。主要是幼儿处于年龄小,与他人的交流接触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加上长辈的溺爱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因此

5、对心中的不满会体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争抢玩具零食,破坏物品,踢打长辈等来表现。孩子的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制造一些小麻烦,一下打人,一下推人,行为控制能力差,家长、教师也非常头疼,讲道理时好像很明白,保证不再犯错,结果“屡教不改”,时常发生。2、幼儿攻击性行为语言攻击较少,大多依靠身体的攻击来表现。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在表现方式上更多是用抓、打、踹、咬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回家跟父母告状,说被谁咬了,打了之类的,幼儿的是非观念模糊,很多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

6、么后果。3、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数据表明,男孩子的攻击性倾向比女孩子的更为突出,由于生理雄性激素水平的原因,男孩子身体强壮、性格易怒,所以更加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Ⅰ浅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但会给同伴、家长造成危害,更会影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对社会的认知。一般而言,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人际关系较差,不受大家的欢迎,甚至对其避而远之。在幼儿园,攻击性强的幼儿往往影响和欺负其他幼儿,导致其他小朋友产生恐惧、厌学等情绪,并且影响幼儿

7、园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一直持续发生,会影响幼儿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有的因此产生孤僻的性格,甚至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影响身心发展。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     (一)不良的社会环境学习。除了家庭不正确的教育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的不良学习而获得的。不良的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1、直接学习。如果幼儿通过攻击性行为抢夺到他喜欢的物品或者从父母长辈那里得到他所需求的,以后他还会不断的重复使用此类方法去做。这是幼儿直接通过自身的行为去获得“好处”,大人如果不制止,默认孩子的行为,幼儿就会通过

8、此类攻击性行为得到更多他想要的。比如孩子和同伴玩耍,抢了对方的玩具,父母不但不教育和制止,甚至夸奖自己的孩子好样的,反而说对方小气等等。还有的家长直接教育孩子说“在外就是要厉害点,免得受人欺负”或者“谁欺负你就打谁”等等言论,导致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