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

ID:13623204

大小:8.13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8-07-23

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1页
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2页
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3页
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4页
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剂学课件-解表剂-广州中医药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解表剂·解表剂·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所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立法依据】“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现“八法”中的汗法。【主治】表证;邪在肌表的疾患外受六淫邪气,邪留肌表之证--发热,恶寒,头痛,脉浮。·解表剂·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扶正解表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证候】共证+无汗,项强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解表剂·辛凉解表【适应证】外感风热表证【证候】共证+口渴,咽痛,舌偏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方】银翘散、

2、桑菊饮、麻杏甘石汤·解表剂·扶正解表【适应证】体虚外感表证【证候】气血阴阳之虚证+表证【代表方】败毒散、加减葳蕤汤·解表剂·1.凡邪已入里(麻诊已透、痈疮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者)不宜应用。2.表里同病者,宜“先表后里”;表里俱急者,则宜表里双解。一、辨别表里使用注意·解表剂·二、掌握发汗程度1.药后取汗应适度,以全身微微汗出者为佳;·《伤寒论》:“遍身漐漐,微似有汗”。2.若药后无汗或汗出不透,则外邪不得尽去。3.若汗出太过,甚则大汗淋漓,则易伤津耗气,甚则亡阴亡阳。使用注意·解表剂·三、煎服法1.入汤剂不宜久煎;2.宜热服以助汗;3.温覆要适度;4.药后

3、应避风,以免重感外邪;5.药后不汗,可再服。使用注意分述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解表剂·解表剂·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汤··麻黄汤·麻黄9g桂枝6g【组成】杏仁6g甘草3g【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病伤寒)【病机】风寒束表(主),肺气不宣(次)。【治法】《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发汗散寒,宣肺平喘。·麻黄汤·冷!正邪相争—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紧;风寒束表毛窍闭塞—无汗;经气不舒—头痛身疼;肺气不宣—气喘、咳嗽。·解表剂··麻黄汤·【方解】君: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臣:

4、桂枝—散寒解肌发表,—温通经络。佐: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使:炙甘草—和中,调和药性。*配伍要点:麻+桂、麻+杏。麻、桂相配,相须为用,发汗散寒力强。麻、杏相配,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力。麻黄·解表剂··麻黄汤·【运用】1.本方是治疗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名医论方2.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本方为发汗之峻剂,凡表虚自汗、体虚外感、新产妇人、失血者均不宜使用。3.使用注意:非表实无汗禁用;中病即止,不可过服。4.临证加减:若风寒较轻者,可去桂枝+苏叶;咳痰清稀,气急者+苏子、橘红;风寒夹湿者+白术或苍术;喘急痰多表证较轻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5、;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兼里热烦躁、口干,加石膏、黄芩。5.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解表剂··麻黄汤·名医论方“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张仲景·《伤寒论》)“此足太阳药也,麻黄中空,辛温气薄,肺家专药而走太阳,能开腠散寒.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之肌表.杏仁苦甘,散寒而降气.甘草甘平,发散而和中.”——(汪昂·《医方集解》)·解表剂··麻黄汤·3.现代运用:·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束表或犯肺者。4.衍化方5.现代药理研究·解表剂··麻黄汤·三拗汤(《局方》

6、)本方去桂枝+生姜;功效:宣肺解表。主治:感冒风邪,肺气不宣。鼻塞身重,语音不出,伤风受寒,头痛目眩,肢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者。华盖散(《局方》)本方去桂枝+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外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脉浮紧者。·解表剂·桂枝汤《伤寒论》·解表剂··桂枝汤·【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甘草炙,二两【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用法】芍药·解表剂··桂枝汤·原方五味口

7、父咀,以水七升,微火取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原方服用法正邪相争:发热、恶风、头痛、苔白不渴、脉浮缓邪气波及肺胃:鼻鸣、干呕风寒客表营卫不和【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病中风)·解表剂··桂枝汤·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恶风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

8、汗出【病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治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