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ID:1364181

大小:17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10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1页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2页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3页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4页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讲义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概述(一)环境审核●定义●分类按侧重的主题事项划分(1)符合性审核;(2)应负责任审核;(3)能源审核;(4)废物最小化审核;(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按侧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关系划分(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一个组织对自身的审核;(2)第二方审核(外部审核):需方以顾客的名义对供方的审核;(3)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以认证为目的、由胜任的认证机构进行的审核。(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定义EMS、EMS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

2、审核结论、EMS审核。●技术路线抽样: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审核证据环境管理体系从总体上评价体系的符合性比较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结论汇总、分析、论证14●特点(1)系统化;(2)文件化;(3)客观性。●分类也可按侧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关系划分为三种。●作用内部审核:三级监控之一,发现问题,纠正和预防不符合,实现持续改进;外部审核:判定受审核方EMS的符合性。(三)相关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

3、境审核员的资格要求一、环境管理体系外部审核程序(一)内审员为什么要了解外部审核程序(1)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的关系:基本原则、审核准则、审核步骤大体相同,只是在具体操作上稍有不同。ISO14011也基本适用于内部审核;(2)内审员与外审员应具备的素质基本相同,在外审过程中是审核方和受审核方的联络员;(3)内审要满足外审的需要。(二)环境管理体系外部审核程序(第三方认证审核)1启动审核1.1提出申请*(委托方)委托方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和有关文件。1.2受理申请*(认证机构)●申请评审●合同评审●通知委托方1.3组成审核组*认证机构指派

4、审核组长,与审核组长商定审核组成员,组建审核组。1.4确定审核范围●确定审核范围的意义●确定审核范围的原则●确定审核范围的条件●确定审核范围的责任和权限●确定审核范围的方式1.5文件预审在现场审核开始前,审核组长应(组织审核组成员)审阅受审核方的有关文件,文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阶段审核工作。●文件预审的范围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相关环境管理文件和背景材料。●文件预审的目的(1)14了解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能否满足ISO14001标准及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确定能否进行现场审核;(1)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策划及实施情况,以

5、便进行现场审核准备。●文件预审的要求通过文件预审,应对体系文件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评价:(1)文件内容是否覆盖ISO14001标准的所有要求,即完整性如何;(2)文件内容是否具有系统性、逻辑性、连贯性,是否体现体系文件的结构和层次,是否给出查询相关文件的路径;(3)文件内容是否切实可行;(4)文件是否现行有效,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文件预审报告内容包括:(1)对EMS17个要素文件的审核结果;(2)对EMS文件的综合评价。1审核准备2.1制定审核计划文件预审通过后,就要制定审核计划,为现场审核作准备。●定义●内容●职责和权限●审核计划形式(1)全

6、面集中式;(2)分散滚动式。外部审核一般采用全面集中式,内部审核可采用全面集中式或分散滚动式。2.2审核组长任务分配●目的●职责●分配方式2.3工作文件准备●定义●分类●检查表的编写(1)检查表的作用①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②使审核程序规范化、系统化;③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④保持审核进度;⑤作为审核记录存档;⑥减少重复或遗漏的审核内容。(2)检查表的基本内容(3)检查表的设计要点①根据ISO14001标准和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的要求,逐项检查受审核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②14根据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的要求,逐项检查受审核部门有关岗位对这些文件要

7、求的落实情况;①按照受审核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检查受审核部门有关岗位对这些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②根据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的要求,检查受审核部门的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1)运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①检查表不要透露给受审核方;②检查表主要起备忘作用,不要逐条照本宣科;③充分利用检查表;④要善于检查追踪。3审核实施3.1召开首次会议●定义●主持人及参加人员●会议目的●持续时间3.2收集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定义●收集要求(1)收集的证据应充足,抽样数量应足够;(2)收集的证据应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抽样应具有随机性;(3)作好记录,特别是对不

8、符合审核准则的表现,以便于追溯。●审核方法(1)面谈;(2)查阅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审核方式(1)按部门审核;(2)按体系要素审核;(3)按环境因素审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