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1-3单元复习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1-3单元复习

ID:13694115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1-3单元复习_第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1-3单元复习_第2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1-3单元复习_第3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1-3单元复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1-3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上)第一单元一、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复习1.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形象地表现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艺术上有高度的概括性,并用夸张手法反衬红军战士的无畏精神。2《长征组歌》词作者是萧华,组歌包括《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等共10个乐章。3.《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本文采取顺序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意思。4小说《草》

2、的作者是现代作家王愿坚。小说以“草”为线索,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本文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方法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5.电视文学剧本《长征》的作者是当代作家王朝柱,剧本主要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我党我军伟大领袖力挽狂澜雄才大略和无数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6.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运用场景切换、特写镜头等方法,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二

3、、字词复习1、写字注音岷()山蓦()地泥泞()猝()然抽噎()愠()怒焦灼()湿漉漉()péng()勃帐péng()精cuì()niān()巴yǎng()望wēiyí()()péngpài()()白雪áiái()()liàngqiàng()()gōu()火咀jué()qián()之驴群英huìcuì()()拖zhuài()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音形互写。萧qián()qiqiāo()qiā指一算()玛nǎo()yān红()山坳()圣dàn()揣摩()潜艇()玩弄()里弄()wǔ()着耳朵jiè()尺g

4、ěng()咽踱()着步子祈祷()惩罚()chà异()郝叟()钥匙()晃动()晃眼()妥帖()请帖()字帖()庚()子赔款慎重()juàn恋()诬蔑()募集()áo游()萌发()2、解释下列句中通假字。①缚者曷为者也(同“”,。)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同“”,。)3、解释加点字词。齐之习辞者也()何以也()何坐()避席对曰()其实味不同实()所以然者何()反取病焉()左右曰()齐人固善盗乎()4、一词多义为其来也()晏子将使楚()为生于淮北则为枳()使何为()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5、翻译句子。(1)橘

5、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6、默写。(1)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春望》,。,4。,。,。《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理解识记部分1、《枣核》选自《美国点滴》,该书共十篇文章组成,主要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作者萧乾,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枣核》写于1980年4月。本文以枣核为线索,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友人珍爱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

6、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2、《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始终眷念着祖国》选自《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通讯以时间为明线,以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为暗线,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4、《春望》(1)杜甫,字子美,世

7、称杜工部,曾自称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故被后人誉为“诗史”,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甫诗歌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有《杜少陵集》。(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3)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参考:“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5、《泊秦淮》(1)《泊秦淮》这首诗是作者夜泊秦

8、淮,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抒发了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之情。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诗、赋、古文并工,诗歌成就最高,当时与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2)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参考:“笼”有“笼罩”之意,巧妙的将烟、水、月、沙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参考: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实的用意是讽刺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