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

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

ID:13696803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_第1页
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_第2页
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_第3页
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读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手法和策略  摘要: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技巧和叙事手法,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巅峰。本文试图从该作品的叙事角度、叙事时间以及叙事空间三个方面来解读福克纳高超的叙事手法和策略。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福克纳;叙事手法;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68-02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的南方作家、同时也是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的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部作品的主题和内涵,也是由

2、于这部小说充分展示了福克纳高超的叙述手法和精心安排的叙事策略。全书共有四个部分构成,描写了作为南方种植园主的康普生一家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该书选择了康普生一家生活中的四天分别作为每一章的标题,并且由四个不同的人物班吉、昆丁、杰生和迪尔西来讲述该作品的中心人物凯蒂的故事。  很多评论家都认为《喧哗与骚动》是一部非常难懂的书,究其原因,是福克纳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全新的艺术手法,内容和情节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布置。本文试图从《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角度、叙事时间以及叙事空间三个方面来解读福克纳高超的叙事手法和策略。  一、叙事角

3、度  《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运用的最为明显的一个叙事角度的变化,即全知视角和馁视角相互结合的叙事方式。福克纳在介绍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的时候曾经说过:“我先从一个白痴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能更加动人。可是写完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没有把故事讲清楚。我于是又写了一遍,从另外一个兄弟的角度讲,讲的还是同一个故事。还是不能满意,我就再写了第三遍,从第三个兄弟的角度来写。还是不理想。我就把这三个部分串在一起,还有什么欠缺之处就索性用我自己的口吻来加以补充。”我们可以清楚

4、的看到,在小说的四个叙事视角中,前面三个是从三个不同的人物的单一的视角进行叙述,而第四章则采取的是全知视角,即叙述的人能够知道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活动和想法。正是由于这种叙述方式,各个章节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并使读者获得不同的情感和价值判断。  具体来说,小说的第一章是白痴的班吉对外界的无意识的感知。他生长在一个没有关爱的家庭里,姐姐凯蒂是他唯一的安慰。在凯蒂堕落之前,班吉通过闻她身上的一种香味建立起一种感官上的秩序。所以在这一章的叙述中,很多是班吉的混乱的、无意识的意识,如果没有其他的

5、章节的补充和说明,读者很难理解这一部分。第二章主要是昆丁讲述他的情感世界。但是面对着日益衰落的康普生家族,而自己却又无法改变这一残酷的现实,所以最终选择了自杀。第三章是从杰生的叙述来展开的。从中我们得知他是一个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南方旧秩序的代表,他的叙述不再像班吉和昆丁那样让读者摸不着头脑。最后一章是黑人女奴迪尔西从全能的角度来叙述帮助我们解开一些困惑,并把自己所观察和感受到的东西呈献给读者,使得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康普生家族以及每个成员的状况,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二、叙事时间  任何小说的叙述都包含了叙事时间

6、和故事时间,故事时间即小说中所讲述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叙事时间是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由于叙述和审美的需要,重新安排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而根据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可以从顺序、时距和频率三个方面来研究故事的叙事时间。  (一)顺序  顾名思义,顺序是指作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所采用的时间顺序。可以遵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打乱自然顺序来达到某种目的和效果。“在叙述过程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是:如果事件还没有发生,叙述者就预先叙述事件及其发生过程,则构成“预叙”;事件时间早于叙述时间,叙述从

7、“现在”开始回忆过去,则为倒叙。”在《喧哗与骚动》中,四个部分的标题都是日期,分别是1928年4月7日、1910年6月2日、1928年4月6日、1928年4月8日,显然这四个时间是打乱的。但是在每个章节里,作者又是按照故事的自然发展来叙述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小说中来,自己去理解小说中所叙述的事件。  (二)时距  时距是指作品中故事的时长和作者叙述故事的时长。不仅如此,热奈特还将时距分为四小类:概述、场景、省略和停顿。具体说来,概括是当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场景是指叙述时间等于

8、故事时间;省略是指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停顿是指叙述时间是无穷的,故事时间为零。  具体来看,《喧哗与骚动》的第一章的时距采用的是场景和省略的方式。由于班吉展示的完全是无意识的叙述,也就是对外界的一种机械的观察和表达,因此他记住的事情就被完整地展示出来,而他记不住的就被完全省略,使读者感到即清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