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

ID:13703621

大小:3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4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_第1页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_第2页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_第3页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_第4页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诗,或连续的片段(上)  主持人语:  即便是片段式的谈论,张清华也有着宏阔的语言气场和对诗歌现象的整体性把握,并采撷古今中外诗歌实例以增强说服力。是一次持续的漫谈,也是一次“苦口婆心”的提醒。作者思考的原点回归于生命本体论:诗是“人本”作品,是生命人格的实践与行动,是源自“精神的原始母体”的一种超越精神。在技术至上、个人经验被无限放大、仅视诗歌为“文本符号”的写作气氛中,这种提醒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宝贵的。尤其是对“个体的隐秘经验”与“时代的公共经验”相结合的强调,以及“整体性诗人”概念的阐述,道出了一位诗评家对诗歌写作的真诚期待。本文分两次刊发。(沈苇)  一旦我们尝试直面语言的本己要素来

2、沉思语言,那么,这条道路就不只是最宽广的道路,而是充斥着来自语言本身的障碍的道路……  ――海德格尔:《通向语言之路》  1.诗歌分类法或诗人的四个范畴  有各种分类法,我把诗人分成四个级别――这只是比喻的说法,不是学理意义上的划分――伟大诗人,杰出或重要的诗人,优秀诗人,通常的诗人。当然,还有“假诗人”,但已不作数了。  伟大的诗人是“居住的世界中心”的诗人,博尔赫斯称之为“诗人中的诗人”,海子关于这类诗人则有精彩的论述,他们是一些“王”,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这当然很玄,如果通俗地理解也可以这样说,最伟大的诗歌,必然是包含了诗人不朽的生命人格实践的诗歌,像屈原,李白,杜甫……像十九世

3、纪欧洲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大都曾为他们的理想奋斗甚至付出了生命。前面已经说过,他们可能是一些命运的失败者,就像屈原、李白。海子也说,“我必将失败,但在诗歌中我必将胜利”。确实,世俗意义上的海子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但他“伟大诗歌”的理想却因此而得以实现。  这是一个艺术哲学的问题:伟大诗人是不能模仿的,因为模仿也没有用,雅斯贝斯和海子都说过,这是“一次性的生存”和“一次性的写作”,而一次性即是不能复制的。有人曾忌恨海子的自杀,认为他把“自杀的风光”也占尽了,这种说法虽然荒唐,但也有道理,除非写出了他那样不朽的诗篇,否则即便是自杀也成不了海子。  实际上还可以换一个说法,“诗歌”的最高形式应该接

4、近于老子所说的“道”。“道”的原始形态是抽象意义上的最高理念,也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式”,它可以被“道”――即“说出”,但一旦说出也便不是原始的“道”了。诗歌的最高形式即是关于诗歌的最高理念和标准,它不是负载于某一个文本之中,而是存在于一切文本之中,是一切文本中所蕴含的规律、本质和规则。但这个东西常常很难显形,人们通常只会借助最伟大的诗人来象征式地使之显形,因此最伟大的诗人必然是诗歌最高形式的象征、载体或比喻。当我们说伟大诗歌的时候,就是意味着在说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就是意味着在说屈原、李白和曹雪芹;反之亦然,当我们说这些诗人的时候,也就是在说伟大诗歌。  其次,杰出和重要的诗人也都具

5、有实践性,都与命运有关。借用李商隐的诗句即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都是燃烧生命参与创造的过程。我们可以举出食指的例子――我曾说食指是我在“活着的诗人”中最尊敬和喜欢的一位,为何?因为他用命运实践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因此而感人,这不是文本的“复杂”与否所决定的。许多人的作品都远比食指要复杂,有更多智性,但却没有他那样的感人和分量,何故?这就是见证的作用,他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这些诗歌的意义与内涵,这样的价值是不能替代的。比如,几乎所有爱诗的人都读过他的《相信未来》,但他的“未来”现在已经变成了“过去”,并且被见证是“失败的未来”,但正是这悲剧性的命运以

6、及失败的验证,才使他的文本不再是单纯的文本,而成为了感人至深和充满见证性的创造,和海德格尔称颂梵高的《农民鞋》一样,它们“使命运成为了命运”,也“使世界世界化”了,和海子一样,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得以“胜利”。  荷尔德林也是这样的例子,当然,按照他的水准也完全可以进入伟大诗人的行列,他的命运中充满了传奇性的失败。他活着的时候,他的两位在图宾根神学院的同学,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和弗里德里希?谢林,都已经成名,但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却是在死后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和阐释的,他的意义很久才获得了反复的确认和放大。为什么会这样?除了他那充满自然气息与神秘启示的吟咏和语言之外,他日夜行走于日耳曼尼亚的土地,他

7、对于诸神和祖国的那种热忱,也是他诗歌的一部分。用中国人的话说,他的一生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一生,精神的边界和生命经验的边界是匹配的,甚至是重合的,包括他生前的失意和多年后才被承认和重新发现的传奇,都构成了他命运的一部分。唯有如此,那诗歌中才充满了真正纯粹和感人的诗意,以及见证性的力量。  但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见证性,并不是狭义地将诗人的身份和命运道德化,它只是说写作者一点一点将自己的生命织进了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