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doc

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doc

ID:1375115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doc_第1页
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doc_第2页
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doc_第3页
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网络 道德教育 青少年论文摘要:把网络道德教育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系统之中是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本文从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网络时代带给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变化、当前青少年网络德育工作的对策和新模式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计算机犯罪等问题也衍生开来,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迫切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措施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由于网上世

2、界的虚拟性,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犯罪的滋生。在网络世界中,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法律的权威性均被弱化,网络侵权行为在大量重演。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一旦成为网民就有可能目无法纪,传统道德中的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对大学生的约束,在网上世界中形同虚设。二是黄色信息的传播。信息内容一般来说带有地域性,而因特网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色情信息在有些国家是合法的,这就使得一些黄色信息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无障碍地传播开来。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侮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人互联网。三是西方文化的侵略。因特网信息的开放性,使

3、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在网上交汇,特别是西方国家借助于网上优势,倾销西方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就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道德、文化的冲突。一些国家还通过因特网发布恶意的反动信息,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反映在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上,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下载、复制文件轻而易举。一些开发商任意复制他人的源码,作为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这种侵犯知识产权的恶劣行径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极易错误地引导法律意识淡泊的青少年走上任意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道路。二是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未经授权闯入网络的黑客,从开始的恶作剧到有意识的犯罪,

4、为青少年树立了错误的偶像,使一些青少年错误地把能够闯人加密的网络当作自己计算机技术高低的试金石,甚至把侵犯网络安全作为自己计算机技术的练习方式。三是个人隐私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权受到信息技术系统采集、检索、处理和重组等信息能力大大增强的挑战,“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艳照门”这类反例所引发的意料之外的轰动效应,对于好奇心强烈、盼望走捷径迅速出名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四是信息产品开发商对社会的责任感问题。有的开发商把渲染暴力和色情等垃圾信息编入程序,造成这类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4针对目前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学校、社会

5、、家庭,甚至政府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并积极采取了相应措施。分析目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这样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信息和网络是罪魁祸首。二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只为应景而为。三是认为网络道德教育是单向教育。二、网络时代带给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变化网络技术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不少新的变化:1.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性增强。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和生活方式。在现实世界中,道德选择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意识而作的自我选择,是人们实现自己道德理想的根本途径。信息时代的道德选择与传统道德选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更具有主体性,这是由网络时代信息的高容量、高速度、开放性和互通性等特点决定的。青少年

6、正处在探索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做人的重要阶段,在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下,我们习惯于希望青少年具有或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但在网络时代,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浏览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寻找符合他们所需的榜样和偶像来表达自己对道德的理解。2.道德表现的内隐性增大。人具有自控性,可以有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因此,人的道德意识活动并不一定表现于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青少年的言行举止、阅读探讨、人际交往等道德表现的外显形式更多地隐藏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使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观念等基本情况不易为人掌握。3.道德行为的管理难度加大。网络的广泛应用,方便了交流,但同时也使恶意的不良信息更易流传

7、。如果青少年通过网络技术,在网上实施诸如传播病毒、恶意破坏网络、窃用他人的信息以及访问不良网站等违法行为或者其他的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将很难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网络管理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对青少年的一些不道德行为缺少控制的依据,也增大了管理难度。4.道德个性的发展趋向日益虚拟。网络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青少年有了更大的主动性,能在课堂以外接受到更多的的知识和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