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

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

ID:13755143

大小:90.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_第1页
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_第2页
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_第3页
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_第4页
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_第5页
资源描述:

《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案5(鲁科版选修3-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4.2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2.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3.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1.用气

2、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态有丰富的想像力。三、教具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显示仪;自制的显示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计算机软件。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先设问: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答案:特点是:(1)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力作用,每个分子都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2)分子间的

3、碰撞频繁,这些碰撞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都可看成是完全弹性碰撞。气体通过这种碰撞可传递能量,其中任何一个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杂乱无章的气体分子热运动。(3)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第6页共6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4)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今天我们就是

4、要从气体分子运动的这些特点和规律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二)教学过程设计1.关于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教学首先通过设问和讨论建立反映气体宏观物理状态的温度(T)、体积(V)与反映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状态物理量间的联系: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对确定的气体而言,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温度越高,反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体积影响到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分子总数N是一定的,当体积为V时,单位体积内n越小。然后再设问:气体压强大小反映了气体分子运动的哪

5、些特征呢?这应从气体对容器器壁压强产生的机制来分析。先让学生看用计算机模拟气体分子运动撞击器壁产生压强的机制:首先用计算机软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如图1所示的图形:向同学介绍:如图所示是一个一端用活塞(此时表示活塞部分的线条闪烁3~5次)封闭的气缸,活塞用一弹簧与一固定物相连,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当气缸内为真空时,弹簧长为原长。如果在气缸内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于在任一时刻气体分子向各方向上运动的分子数相等,为简化问题,我们仅讨论向活塞方向运动的分子。大屏幕上显示图2,即图中显示的仅为总分子数的合,(图中显示

6、的“分子”暂呈静态)先看其中一个(图2中涂黑的“分子”闪烁第6页共6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2~3次)分子与活塞碰撞情况,(图2中涂黑的“分子”与活塞碰撞且以原速率反弹回来,活塞也随之颤抖一下,这样反复演示3~5次)再看大量分子运动时与活塞的碰撞情况:大屏幕上显示“分子”都向活塞方向运动,对活塞连续不断地碰撞,碰后的“分子”反弹回来,有的返回途中与别的“分子”相撞后改变方向,有的与活塞对面器壁相碰改变方向,但都只显示垂直于活塞表面的运动状态,而活塞被挤后有一个小的

7、位移,且相对稳定,如图3所示的一个动态画面。时间上要显示15~30秒定格一次,再动态显示15~30秒,再定格。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不断地碰撞所产生的。进一步分析:若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平均速率为v,分子与活塞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则在这一分子与活塞碰撞中,该分子的动量变化为2mv,即受的冲量为2mv,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该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也是2mv,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分子与活塞碰撞多少次,活塞受到的总冲量就是2mv的多少倍,单位时间内受到的总冲量就是压力,而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压强

8、。由此可推出:气体压强一方面与每次碰撞的平均冲量2mv有关,另一方面与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受到的碰撞次数有关。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每次碰撞的平均冲量,2mv由平均速率v有关,v越大则平均冲量就越大,而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碰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