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

ID:13782412

大小:122.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24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_第1页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_第2页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_第3页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_第4页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知识梳理复习学案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翻译)考点目标识记并辨析15个常见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复习重点难点1.熟悉虚词考查的考点题型。2.掌握推断虚词词义的方法。教学步骤【考点剖析】“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诗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虚词的知识,并应具备从同一虚词的若干选项中挑选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2、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知识梳理】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2.复

3、习重点:(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译为“比”。(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

4、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方法归纳】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5、二、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④噫吁嚱,危乎高

6、哉!(李白《蜀道难》)“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三、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盖”等。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7、(范仲淹《岳阳楼记》)“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四、语气表达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①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③吾其还也(《左传·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