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ID:13795411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_第1页
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_第2页
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_第3页
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卵巢间质细胞瘤1例并临床病理分析【关键词】细胞瘤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因间断性右下腹痛10个月,于2007年5月8日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肛诊:宫颈、子宫体及左侧附件未见异常。于子宫右后方触及7cm×7cm×6cm的肿物,质软呈囊性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无触痛。辅助检查:彩超(5月6日)提示:子宫前位,体积4.9cm×3.9cm×2.7cm,宫内膜均匀不厚;左侧卵巢体积2.3cm×1.5cm×1.0cm,未扫见右侧卵巢回声;子宫右上方可见7.5cm×6.9cm&t

2、imes;6.2cm的实性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光滑,前壁大部分为实性回声,后部间杂蜂窝液性暗区,包块内可见血流信号;盆腔可见0.6cm的液性暗区。超声诊断:子宫右上方低回声团块,考虑来源于右侧卵巢。次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确诊为右侧卵巢瘤蒂扭转,行右侧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右侧输卵管卵圆形肿物1枚,肿物包膜完整,体积10cm×8cm×4cm,切面实性多彩状,浅黄色为主,间灰红色,局部有囊性变,伴出血,直径约3cm,质地细腻;输卵管长8cm,直径0.5cm,可见伞端。镜检,肿物形成较厚纤维包膜,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或片状,偶见巢状,细胞大小一致,胞浆较

3、宽,红染或浅染,核大多为居中单核,偶见双核;部分肿瘤细胞可见黏液变性或细胞间水肿黏液变。大多数肿瘤细胞圆形或类圆形,少数梭形,未见明显腺管或支持细胞分化,未见典型林格结晶,但是在胞浆内可见红色颗粒状物,细胞无异型性,无坏死。核分裂象较难找(0~1/10HPF)。病理诊断,根据以上组织形态特点诊断为卵巢间质细胞瘤。结果术后患者顺利出院。随访5个月,月经规律,面部痤疮明显减轻。讨论1973年WHO在卵巢肿瘤分类中将脂质细胞瘤独立为一组肿瘤,包括间质黄素瘤、间质细胞瘤(门细胞瘤和非门细胞型)以及非特异性脂质(类固醇)细胞瘤三大类。其中卵巢间质细胞瘤约占15%,57%的病例在瘤细胞胞浆中或

4、偶尔在胞核中可见林克氏(Reinke)结晶,少部分可在胞浆中见到嗜酸性颗粒状物。免疫组化显示门细胞瘤呈α-抑制素、vimentin强阳性,actin、CD68、DES、EMA、S-100阳性,ker(CAM5.2,AE1/AE3)灶性阳性。该肿瘤常发生在绝经前后的妇女,也可见于年轻女性,偶见合并妊娠。本例年仅16岁,比较特殊。该病主要症状为去女性化(闭经、乳房萎缩、皮下脂肪组织丧失等),之后表现为男性化(多毛、秃发、痤疮、声粗及阴蒂肥大等)。本肿瘤常为单侧发生,呈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切面实性黄色或棕黄色,偶伴出血和坏死。瘤细胞多呈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浆透亮,含嗜酸性颗

5、粒或呈空泡状。良性肿瘤一般直径<6cm,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象<1个/10HPF,组织内无出血和坏死。恶性者直径一般>6cm,核分裂象>2个/10HPF,细胞有中度以上异型性,伴出血和坏死。良性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恶性者须行瘤体缩减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本例患者肿瘤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象难找,组织内无坏死,所以诊断为良性,但是因为肿瘤较大,可能具有一定恶性潜能,建议随访病人。(此例经北大医学院廖松林教授会诊,特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JuanRosai.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第9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2范郎娣.卵巢临床与病理.天津:天津

6、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5-248.3林崧.妇科病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4211.86.作者:熊淑杰高咏慧作者单位:132012吉林市吉化集团公司医院一院病理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