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

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

ID:13804481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_第1页
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_第2页
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华贤维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而推之,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转移和减少农民。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减少和转移农民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影响了“三农”问题解决。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是转移和减少农民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打破农村传统的生产关系,实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三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另外,通过增加财政支持、基础设施投入、税收政策调节、科技成果推广、社会保障实施等办法,解决“三农”问题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因多种原因。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40%,农村还有近8亿人口。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杭州市,2004年城市化率也只有61.5%。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一方面造成城市化水平低,第三产业滞后;另一方面,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反过来又影响到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怎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民从农村和农业里转移出来,减少农民人口呢

3、?我们感到:一是要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二是要全面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解决农民进城镇就业的后顾之忧;三是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进城镇就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四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必要的配套政策,畅通农民转变居民的渠道。这些对策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无疑是转移和减少农民最重要、最直接的措施。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实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籍管理制度没有作出及时的相应调整和变化。由于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小城市向大中城市迁移,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下,农村劳动力大量

4、过剩。又由于依附在户口上的利益和制度因素,一部分农村人口想通过非正常渠道转为城镇户口,使管理户口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一度成了腐败案件的高发区。于是,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提到了国家管理的议事日程。  二、近几年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矛盾  针对户籍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和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20世纪末。我国开始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文件明确:下列农村户口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在小城镇已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已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在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后居住已满两年的,可以办理城镇常

5、住户口。一是从农村到小城镇务工或者兴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人员;二是小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聘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在小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或者已有合法自建房的居民。当年,户籍制度改革首先在国家和各省、市的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进行,据国家发改委中国小城镇发展中心统计,至1999年先后有1.27亿农民转为城镇户口居民。人口的集聚促进了城镇消费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  1998年7月,国务院又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主要规定:一是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政策;二是放

6、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政策;三是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四是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是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城市落户。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向城市扩展。  这两则“意见”相继下发,标志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坚冰终被打破,实质性改革正式启动。但是,好景不长,1999年以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很快由热转冷,农村户口不再要求转为城镇户口,甚至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的要求恢复农村户口。另一方面,城市的户籍改革也由于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改革不得不“叫停”。如郑州

7、市规划设想2020年人口达到500万,20年增加300万,但两年之内涌入的大量外来人口,给该市的交通、教育、社保等公共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后来只好暂停。济南市、江苏等地也有类似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十分复杂,但其根本的结症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围绕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形成了依附在户籍管理上法定的各种规定和利益,从计生、教育、就业、社保、保健、医疗、失业、意外伤害等等,全部用城乡二元户口为依据来区别对待。不仅如此,城与城之间、城与镇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鸿沟。因此,户籍改革没有综合配套政策,单项推进会与政府有关部门产生矛盾,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必然举步为

8、艰。二是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