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的构建培养与管理

学习小组的构建培养与管理

ID:13808252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学习小组的构建培养与管理_第1页
学习小组的构建培养与管理_第2页
学习小组的构建培养与管理_第3页
学习小组的构建培养与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习小组的构建培养与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小组的组建培养与管理高罗中心学校曾雁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流于形式,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差距会不会越来越大!这都是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们十分担心的,这事实上就是小组合作性学习是否有实效的问题。笔者就学习小组的组建培养与管理谈一些肤浅的认识,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有效利用学生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对于班额学生数少的学校,同桌互助,四人小组(前后两桌),自然小组都是小组学习的基本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把课桌改变一下摆放方式,几个同学凑合在一起那么简单,而大班额学生数的班级组建学习小组,对于实践新的课堂模式,就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一、学习小组的组建1、根据

2、班级学生数的多少,合理确定全班学习小组的个数,每小组人数以4—8人为宜,便于小组内对学,展示活动的开展。2、组建学习小组基本要求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关小组成员的构成,首先一定要选好一个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小组长,各科成绩最好都有一个优秀的成员担任科代表。男女生,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均合理搭配。3、合理布局小组成员间的座位,要有利于学困生的进步,有利于“跛子”生的纠偏,各小组间课桌的摆放要便于全班展示和小组间的辩论,依据实际情况可以改变传统的插秧式课桌摆放方式,便于小组间的展示和教师对各小组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监控。4二、学习小组的培养与管理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

3、,关键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性学习必须以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为前提,所以学习小组的管理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1、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包含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的表现常有坐、立、行、走、听、说、读、写、观、思等,因为小组合作性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课堂,所以学生必须学会举手发言,声音响亮,慢走轻放,用心倾听,认真阅读,书写工整,仔细观察,静心思考,先想后说等良好习惯。2、培训学习小组长。学习小组长肩负小组成员的管理,学习活动的组织等重要职责,老师要与他们平等的对话,用心沟通,多给他们信任与鼓励。教会他们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向他们布置任

4、务,讲清要求。让小组长成为小组成员学习的标兵,小组长既要能团结同学,帮助同学,还要对同学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监督。3、制订学习小组激励办法。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各科有科代表,有记录员,任课教师记录各小组的学习表现情况;小组记录员要做到“日日明”,任课教师对小组的评价记录最好是“周周清”。形成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学,小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学习组长管理办法。奖励方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有异(小组长可采用“竞争上岗”、“轮流坐庄”等形式产生),小学低段建议用物质奖励加精神鼓励,方式是显性的。而中高段以上的奖励要由显性的逐步过渡到隐性的,由物质奖励逐步过渡到以精神奖励为主。如小学一年级学

5、生的奖励可4给脸上贴上一颗星星,给表现好的小组添上一面小红旗等,语言激励用“你真棒”,“我能行”,鼓掌等,到中高年级的学生就奖给一个练习本、笔记本、奖状等,而激励语言就用“你真了不起”、“这样的问题你都能解决,真是了得!好!请把你的想法讲给我们听听”。对于低段学习小组评价可在教室显眼的地方张贴评价情况表,画上红旗等。中高年级的小组成员的评价情况应记在小组记录员的笔记本上,小组的综合评价记载应保存在教室不显眼的地方,多用加分或减分的办法,让学生能知道各小组的表现就行。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情况要更多的装在心中,算在脑中,只有在恰当的时候(如月考、期中、期末)拿出来与各小组“兑总帐”。

6、个人认为中高段的学习小组的评价表不提倡张贴在黑板上方,这可能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又容易落于俗套。学习小组奖励方式和管理办法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这样的奖励办法和管理方式才是有效的。4、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初次使用导学案,学生可能不会学,更不知道怎么展示,这要靠我们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逐渐会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①学会自己跟着老师或独立学习文本,研读文本,利用文本,独立完成文要求的基础知识的学习。②学会利用文本以外的资源,帮助自己研读文本,如字典、资料、网络等。③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习,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观察。4④养成自觉纠错的好习惯。⑤学会使用导学案

7、,能按照导学案的要求按顺序,按步骤当堂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⑥学会展示。小组成员独立学完相关内容后,在小组内展示,就是小组成员间相互检查纠错,各学科代表主要负责本学科的展示活动,小展示后在全班进行大展示,小组内由组长负责,全班由教师负责点评,主要展示小组学习成果(亮点或易错、易考点)⑦初次使用导学案学习时,师生都可能不适应,建议可使用一个过渡方案,即“教学学案化”,把原来教案渗透学案思想,把自学达标题,目标测评题,拓展训练题单独印发给学生(也可借学生现有资料)把学习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