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

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

ID:13814846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4

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_第1页
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_第2页
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_第3页
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_第4页
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女湖起义与象头山◎陈雪一直想为象头山写点文字,又一直苦于无从下手。写自然风光、生态植被早被人写多了,再也写不出新意。写她的历史底蕴、人文景观实在又不知从何写起。象头山既无庙宇又无道观,既无仙人足迹亦无名人墨宝。她只是一座山,一座孤零零的山,一座多少年来不被人们重视和关注的石头山。如果不是被命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许至今她仍然锁在深闺,不为世人所知。山是有龙脉的,山除了有脉管还有灵魂,大山的龙脉就像人们手臂上的血管,有的凸显出来,看得见血液的流动,有的又深埋在肌肤中,不显山露水。罗浮山脉横亘数百余里,山的走势、山的延伸正像肌体中的血管,虽

2、时隐时显,却脉气相通。罗浮山由于有了宗教文化的浓重色彩,她便有了神秘的面纱,那云遮雾绕的山岚之中,透出几分诡秘,几分仙气,几分高深莫测的姿容。象头山虽也超凡脱俗,却仍然像是个没出家的凡尘俗子,更像一位饱经沧桑深谙世事的智慧老人,见证了惠州的千年历史,亲历着鹅城的百年风烟。一百多年前的1900年,孙中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三洲田武装起义,惠州归善人郑士良担任了这次暴动的总指挥。起义军的目标十分明确,攻占新安,塑东江而上,直取象头山下的惠州府衙。可以说这次起义很成功,从几百名东江子弟到2万余众的起义军队伍,浩浩荡荡的义军在东江流域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3、。广东水师提督、两广总督直至清廷的最高统治者都在为镇压这次农民起义而抓耳挠腮,惶惶不可终日。也可以说这次起义很失败,2万多人的义军队伍为了得到海外援助的枪械,慢慢往海边转移,一出东江便被清兵截成几块,最终因为枪械粮饷接应不上而四处挨打,而那道来自香港暴动起义总部“自定行止”的命令,使数万人的起义军在解散之后的几天内各奔东西,轰轰烈烈的一场大起义一时灰飞烟灭。这让郑士良和许多革命党人痛心疾首,甚至连清廷也想象不到,三洲田为什么会爆发得这么突然,这么凶猛?而败散得又这么容易?这么令人费解?我们无法去解释这个历史的谜底,也不去纠结那段扑塑的历史。

4、其实孙中山的每一次起义,都离不开会党帮会的支持。东江地区是三刀会、三点会、兴中会云集的地方,这些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为武装暴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孙中山的多次起义首选惠州自有他的考虑,但又往往带着一些盲目和冲动,甚至是即兴般的壮举,这实在令后人感慨良多。但屡败屡战,锲而不舍,永远保持着昂扬斗志的唯有孙中山,而且辛亥革命终归取得了胜利,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终被打倒,这是不争的事实,任凭后人如何去评说解释也不为过。三洲田起义失败后的义军遭到清兵的辑拿和捕杀,巍巍象头山用博大胸怀接纳了一批起义军的士兵。他们是上山为匪?落草为寇?剪径绿林?逼上梁山?用什么

5、词都合适。反正就有这么几十个东江子弟被清兵四处追杀,走投无路地逃进了象头山。象头山收留了他们,也保护和养育了他们。清兵知道象头山藏有会党,但山高林密绵延百里,他们只能望山兴叹,只能在山下转悠并战战兢兢地张贴一张张悬赏辑拿的文告……1901年,三洲田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者郑士良在香港暴毙,年仅38岁。我们也许会以为这个惠州洪门的首领一定是个五大三粗,目不识丁的江湖老大,却不知道他是个饱读诗书的白面书生、郑士良1863年出生于归善,其祖父、父亲都是盐运使署的稽查,家境殷实。19岁郑士良从崇雅中学毕业考上广州礼贤学校,毕业后再转珠江南华医学堂,

6、在这里与孙中山成为同学并结为至交。早在1895年1月郑士良就参加了孙中山组建的兴中会。到了该年4月,孙中山、郑士良开始策划兴中会成立之后的第一次武装暴动——广州起义。郑士良从日本回国后,即开展组织联络,广州、惠州、潮州、嘉应州等地会党及绿林首领共商起义大计。可惜的是这次起义因为运送枪械失密,指挥者之一陆皓东又被捕牺牲而宣告流产。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不得不避难香港。5年之后的1900年,由郑士良组织并指挥,以东江会党为骨干的三洲田起义成功之后又遂归于失败,东江会党除流浪他乡,潜隐深山密林之外,大多数的头领再次远走海外以逃避清廷的追杀。三洲田

7、起义失败一年之后的1901年7月,郑士良奉孙中山之命从日本回香港,准备策划兴中会的第二次暴动,还没开展工作,竟在琼楼死于清廷的暗害,同党把郑士良棺柩秘葬于簿扶林道基督教坟场,为防止清廷破坏,连墓碑也不敢打上郑士良的名字,只署“郑弼臣之墓”,可见当时捕杀革命党人的清廷鹰犬是何等嚣张疯狂,尤其是对付郑士良这等兴中会的重量级人物。《清史》有述评:“兴中会为革命党,草创时期,风气未开,时能知民族大义而为之死者,大多洪门中人,故广州、惠州两次起义,皆以会党举事,而至事者,郑士良也。广东多会党,士良能左右之,士良不去,清吏一日不安。”由此可见,郑士良的

8、出现成为“清吏一日不安”的眼中盯,肉中刺了,而惠州府和象头山呢?在清吏眼中的地位又是如何?时任惠州知府的沈传义在给两广提督德寿的奏折中说道:“象头山位于博罗、归善两县之间,山高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