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ID:20334705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2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1页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2页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3页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4页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摘要:介绍了象头山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架构和主要内容,探讨了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保护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核心业务;统一的平台;数字林业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172-041.引言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是一个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利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及整合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资源,实现自然保护区信息资源的共

2、享和良性互动,并结合现代自然保护区管理理论,通过各类直观、便捷、智能的应用,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原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过程。“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提出是响应国家“数字林业”战略与“数字保护区”建设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区发展大趋势的必然产物,更是保护区事业发展对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必然结果。保护区信息化管理的完善可以有效降低保护区信息业务需求成本;有利于个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为各级领导提高决

3、策水平。1.象头山保护区概况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北部,总面积10696.9hm2,是北回归线上难得的一片绿洲。随着国家、省市对保护区投入的加大,以及人大议案的实施,保护区硬件建设得到了逐步完善,保护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近年来,象头山保护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保护区根据业务应用的需要完成了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并开发了信息门户网站等应用系统,为“信息化管理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2011年起,象头山保护区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平台的

4、建设,初步建成了以保护区核心业务为依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结合保护区管理特点与专业知识,建立了保护区各类资源数据信息化管理、统计分析、视频、防火监控与监测分析为主要目标的,互通、高效、集成、一体化的信息化保护区管理系统,加快了保护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了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可视化、信息共享化,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1.象头山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架构象头山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架构是以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数据信息交互服务,将

5、各类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业务与系统信息,通过合约接口,为信息化平台的各个应用层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数据中心还为智能巡护移动采集系统、样地数据采集系统等移动终端设备提供数据整合服务并传送到信息化平台;最终信息化平台的内容通过PC、浏览器、平板、手机等各种设备来展示,为用户提供便利。2.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4.1硬件平台与运行环境、数据库建设(1)搭建软硬件环境,如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数据库系统、工作电脑、监控中心装修、办公附件等设施。(2)对保护区现有积累的资料与数据进行整理、数字化,并建立集卫星影像

6、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保护区专题数据等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4.2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应用的集保护区资源管理、巡护监测管理、生态监测管理、科研监测管理、办公管理等为主要应用的子系统管理。(1)地理信息子系统是保护区信息管理的基础应用,由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它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将保护区地理位置、森林资源直观、便捷地集成,有利于高效管理信息资源,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支撑。(2)资源管理子系统是保护区的数据基础,主要对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动植物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通过图表

7、的方式直观的进行展示;同时还可展示一些保护区专题用图,做到数据资源共享。(3)巡护监测子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巡护数据,对巡护人员及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与定位,提供巡护工作中的运行轨迹、巡护状态查看,以及巡护工作质量的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时展示护林员的巡护路线、巡护计划、巡护事件等,可有效提高保护区对巡护管理工作的效率。(4)生态监测子系统是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基础.也是最为直观的展现。主要是通过网络(有线、无线)将保护区建设的视频监测点、样地调查点、防火监测点、气象监测点、红外相机监测点等地的监测

8、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与平台系统数据对接,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采集资源的整理、统计与分析,可以有效的展示保护区信息化监测的成果。(1)科研监测子系统主要用于对保护区科研活动情况的展示,能直观的反应保护区的科研水平。如保护区动植物标本展示,主要将保护区日常制作的蜡叶标本通过电子标本的形式保存;保护区科研项目情况的展示,主要是体现保护区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汇报等等。(2)办公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保护区日常办公的电子化功能,包括保护区办公、车辆使用、物品使用、文档管理、公章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