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

ID:13828604

大小:4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4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_第1页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_第2页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_第3页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_第4页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第17卷第1期2010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JournalofChangshaSocialWorkCollegeVo1.17No.1Mar.20l0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杜方智(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006)[摘要】在写景,抒情,记事,写人等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佛文化在题材上对《野草》的影响.例如《死火》,其中一个"我"是叙述人,见证者,参与者,还有三个佛家典故:死活,火宅,大石车.通过

2、"我",把三个典故串连了起来,构成了美丽诗篇.【关键词】佛文化;野草;影响[中图分类号]120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36(2010)01—0120—06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有"阳羡书生"的故事,情节与"外国道人"极相类似.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然此类思想,盖非中国所固有,段成式已谓出于天竺".《酉阳杂俎》(续集?贬误篇)云,'释氏《譬喻经》云,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女子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拄杖而出.'

3、……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颍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如晋人苟氏作《灵鬼志》,有记道人人笼子中事,尚云来自外国,至吴均记,乃为中国之书生."鲁迅在这里论述的,是佛文化对中国早期小说创作在题材上的影响.所谓题材,是作家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设计出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直接或问接地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使之成为作品的描写对象.题材包括的内容很多,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对题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鲁迅的《野草》是散文诗,有的侧

4、重于写景,有的侧重于抒情,有的侧重于记事,有的侧重于写人.佛文化对《野草》题材上的影响也是很深的.13本学者丸尾常喜,片山智行先生,美籍华人学者李欧梵先生多有论述.我们这里从写景,抒情,记事,写人等方面,探讨佛文化在题材上对《野草》的影响.不过,写景,抒情,记事,写人联系紧密,难于截然分开.写景离不开抒情,抒情也离不开写景.写人离不开记事,记事也离不开写人.有时一篇文章中用上了一,两项,有时一篇文章中四项全用上了.我们这只是从大的方面来划分,需要预先特殊声明.鲁迅的《好的故事》表现在"昏沉的夜",出现了"

5、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在"艨胧"的梦境里看见了"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这里有"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的诗意描写;"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浆,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13光,发出水银色焰."这里还有"现在我所见的故事"的诗意刻画:"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

6、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日寸是泼刺奔进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鲁迅在"美的人和美的事"中,特地写了三个系列的艺术意象,一是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意象:

7、塔,伽蓝,和尚."塔",佛教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中国古代佛塔的简称,俗称为宝塔.佛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来保存佛舍利.相传释迦牟尼逝世后,其舍利被八个国王分别取去[收稿日期]2010—01—25[作者简介]杜方智(1938一),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退休教授.研究方向:鲁迅,柳宗元,佛文化.第1期杜方智: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121建塔供奉.塔,后也用来保存经卷.佛塔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层数一般为单数,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伽蓝",佛教术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转而为包括土地

8、,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十诵律》卷五十六:"地法者,佛听(允许)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和尚",佛教称谓.在印度原为师父的俗称.在中国佛教典籍中,一般对佛教师长的尊称,后成为比丘(即受具足戒之男僧的通称).二是与佛教关系密切的意象:野花,蓑笠,天,云,竹,枯树,茅屋等.这些意象在佛家诗词,佛家绘画里经常出现,关系颇为密切.三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意象:乌桕,新禾,鸡,狗,丛树,农夫,村妇,村女等.这都是农村日常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