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

《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

ID:1387471

大小:6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1

《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_第1页
《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_第2页
《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_第3页
《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_第4页
《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_第5页
资源描述:

《《肩水金关汉简(叁)》所见《孝经》解说残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3《肩水金關漢簡(叁)》所見《孝經》解說殘簡(首發)黃浩波南寧沛鴻民族中學簡文與年代2013年出版的《肩水金關漢簡(叁)》中,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叁)》,中西書局,2014年,第215—227頁。第31探方(T31)所出有以下數簡頗為引人注目:張英梅:《試探〈肩水金關漢簡(三)〉中所見典籍簡及相關問題》,《“全球視野下的國學研究——2014年上海國學研究生學術論壇”會議論文集》,20

2、14年10月,第565—567頁,本文所引張英梅觀點均據文,後文不再一一另注;劉嬌:《漢簡所見<孝經>之傳注或解說初探》,《出土文獻》(第六輯),中西書局,2015年;轉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87),2015年4月8日,本文所引劉嬌觀點均據網站轉載本,後文不再一一另注。□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A六十八B73EJT31:42上而不䮦者高而不危制節謹度而能分施者滿而不溢易曰亢龍有悔言䮦溢也亢之為言A七十二B73EJT31:44+T30:55

3、□則民目說矣73EJT31:86張俊民:《肩水金關漢簡(叁)》釋文獻疑》,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38),2015年1月19日。九∨三年不用其田宅∨須其反也君憂臣辱A五十八B73EJT31:101收稿日期:2015年4月21日發佈日期:2015年4月22日頁碼:17/1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3詩曰題積令載載鳴我日斯邁而月斯延蚤=興=夜=未=毋=天=璽=所

4、=生=者唯=病=乎=其勉=之=A八十二B73EJT31:102侯柏子男乎故得萬國驩心以事其先王是以天下無畔國也爵A百四B73EJT31:104行葦則兄弟具尼矣故曰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百廿七字73EJT31:141除73EJT31:86簡與73EJT31:101簡之外,其餘木簡正面的簡文內容能從今傳本《孝經》中找到相關詞句。“今傳本《孝經》”指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本文所引《孝經》詞句均據此本,後文不再一一另注。73EJT31:42簡“兆民”一詞亦見於《孝經·天子章第二》。73EJT31:44+T30

5、:55簡則含有《孝經·諸侯章第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满而不溢”一句。73EJT31:102簡引《詩》,其中“蚤興夜未,毋天璽所生”一句即《孝經·士章第五》所引“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73EJT31:104簡則含有《孝經•孝治章第八》“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歡心,以事其先王”一句。73EJT31:141簡則含有《孝經•三才章第七》“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一句。木簡背面編號“六十八”“七十二”“八十二”“百四”的排列順序則與正面內容所對應的《孝經》篇章次第正相吻合。73EJT31:86簡與73EJT31:10收稿日期:2015年4月21

6、日發佈日期:2015年4月22日頁碼:17/1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31簡雖然未能從《孝經》中找到直接相關的詞句,但是從木簡的質地、形制、書寫字體、簡背編號等信息判斷,其與前述五簡應是來自同一簡冊。第31探方(T31)所出共有242號簡,其中有紀年簡18枚,所見年代最早者為73EJT31:84簡的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最晚者為73EJT31:80簡的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以宣帝時期的紀年簡(共有8枚)最為多見。據此推斷

7、,前述數簡的年代也應在此範圍之內,是西漢中後期的簡牘。木簡形制上述七枚木簡皆製作精良,書寫整飭優美,而且其中五枚木簡簡背下端見有編號。以下試就木簡所見的形制略作分析:關於簡背下端編號。根據以往所見出土簡牘判斷,簡背編號即為用來標誌木簡順序的葉碼。目前所見的出土簡牘中,清華大學所藏楚簡,上海博物館所藏楚簡《卜書》,尹灣漢墓所出《元延二年日記》,武威磨咀子漢墓所出《儀禮》均見有葉碼,且多在簡牘背面,其中上海博物館所藏楚簡《卜書》與武威磨咀子漢墓所出《儀禮》的葉碼位置即在簡背下端。李零:《讀簡隨筆》,《“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8、集》,2013年6月,第394頁。收稿日期:2015年4月21日發佈日期:2015年4月22日頁碼:17/17復旦大學出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