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

ID:13896930

大小:9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_第1页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_第2页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_第3页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_第4页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内容提示:以杭州地铁秋涛路站深基坑施工为例,利用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成果,论述了深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规律,以及快速开挖、及时支撑和加快施工进度。延伸阅读:施工时空效应法深基坑  摘要:以杭州地铁秋涛路站深基坑施工为例,利用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成果,论述了深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规律,以及快速开挖、及时支撑和加快施工进度。  关键词:深基坑,时空效应法,施工1基坑工程中的时空效应  为解决深基坑整体稳定和坑周地层位移控制问题,参考了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时空效应理论,并通过大量的软土基坑实践发现,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每个开挖步骤的开挖空间几何尺寸,围护墙无支撑暴露面积和时间等参数对基坑变

2、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时空效应法就是考虑时空效应的施工步骤,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基坑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基坑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按照“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确定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科学地制定考虑时空效应的开挖、支撑设计施工方案,能可靠、合理地利用土体本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潜力,达到控制基坑变形及保护环境的目的。  2工程概况  以杭州市地铁一号线试验段秋涛路站为例,该基坑为长条形基坑,长259.6m,标准段宽度为19.0m,开挖深度16.5m~18.0m,端头井平面尺寸22.6m×12.3m,开挖深度18.2m~19.9m。围护结构采用Φ1000@75

3、0钻孔咬合灌注桩,设Φ609钢管内支撑,基坑标准段处的支撑及坑底标高见图一所示。勘探资料表明,基坑处于砂质粉土和砂质粉土夹粉砂层中。  基坑开挖过程中,考虑时空效应的标准开挖方法为:    工况1:首次开挖至第1道支撑下,开挖标高为5.5m,开挖宽度为10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20小时以内;  工况2:第2次开挖至第2道支撑下(标高1.9m),开挖宽度为3~6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12小时以内;  工况3:第3次开挖至第3道支撑下(标高-1.6m),开挖宽度为3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8小时以内;  工况4:第4次开挖至第4道支撑下(标高-4.6m),开挖宽度为3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8

4、小时以内;  工况5:第5次开挖至第5道支撑下(标高-7.3m),开挖宽度为3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8小时以内;  工况6:第6次开挖至坑底(标高-10.1m),6天内浇筑垫层及底板。  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各工况的跟踪记录,实际无支撑暴露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个别情况下超过此标准。  3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时空效应规律  秋涛路站东区基坑开挖自04年8月10日开始,最先施工的是东风道及东端头井,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面沉降等进行监测。  3.1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标准段ZL7-1~ZL7-5五个测点的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及其对应工况对照分析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随工况的

5、变化,各道支撑轴力值大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如图二、图三所示。    从图二、图三中可以看出,当开挖深度至第三道支撑时(工况3),第二道支撑的轴力随时间在增长,第一道支撑轴力开始降低;当开挖深度至第四道支撑时(工况4),临近开挖面的第三道支撑的轴力随时间在增长,而远离开挖面的第一、二道支撑轴力在降低;开挖深度至第五道支撑时(工况5),临近开挖面的第三、四道支撑的轴力基本不变,而远离开挖面的第一、二道支撑轴力在降低;当开挖至基底并进行垫层施工时(工况6),临近开挖面的第四、五道支撑的轴力随时间在增长,第三道支撑的轴力基本不变,而远离开挖面的第一、二道支撑轴力在继续降低。  3.2水平位移的

6、变化规律  对施工过程中与支撑轴力ZL7测点对应的水平位移监测点CX7的变化情况分析发现:围护墙的位移变化与开挖深度及时间关系密切,位移量随开挖深度和时间而增加,如图四、五、六所示。    从图四、图五中可以看出,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桩墙最大位移和最大位移增加的速率增大。  本段基坑各工况完成时间分别为:10月2日正式开挖、10月10日架设第一道支撑、10月14日架设第二道支撑、10月27日架设第三道支撑、11月20日架设第四道支撑、11月28日架设第五道支撑、12月9日浇注完垫层砼。从图四、图六中可清楚的看出,从10月2日开挖到第一道支撑架设完,搁置时间为7天,此处超挖量为2m,位移增加量为

7、11mm;10月27日第三道支撑架设完后,停止开挖直到11月20日架设第四道支撑,中间搁置时间达23天,位移增加12mm;由此可见,基坑开挖过程中桩墙的最大位移随时间变化非常明显。  同时监测数据表明,围护墙的位移变化与支撑轴力变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墙的最大位移点逐渐向开挖面移动,而远离开挖面的墙体相对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  由于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墙的横向变形会逐渐增大,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