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

ID:25787564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_第1页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_第2页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_第3页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论文.freel,标准段宽度为19.0m,开挖深度16.5m~18.0m,端头井平面尺寸22.6m×12.3m,开挖深度18.2m~19.9m。围护结构采用Φ1000750钻孔咬合灌注桩,设Φ609钢管内支撑,基坑标准段处的支撑及坑底标高见图一所示。勘探资料表明,基坑处于砂质粉土和砂质粉土夹粉砂层中。基坑开挖过程中,考虑时空效应的标准开挖方法为:工况1:首次开挖至第1道支撑下,开挖标高为5.5m,开挖宽度为10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20小时以内;工况2:第2次开挖至第2道支撑下(标高1.9m),开挖宽度为3~6m,无支撑暴露时间

2、限制在12小时以内;工况3:第3次开挖至第3道支撑下(标高-1.6m),开挖宽度为3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8小时以内;工况4:第4次开挖至第4道支撑下(标高-4.6m),开挖宽度为3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8小时以内;工况5:第5次开挖至第5道支撑下(标高-7.3m),开挖宽度为3m,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8小时以内;工况6:第6次开挖至坑底(标高-10.1m),6天内浇筑垫层及底板。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各工况的跟踪记录,实际无支撑暴露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个别情况下超过此标准。3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时空效应规律秋涛路站东区基坑开挖自04年8月10日开始,

3、最先施工的是东风道及东端头井,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面沉降等进行监测。3.1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标准段ZL7-1~ZL7-5五个测点的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及其对应工况对照分析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随工况的变化,各道支撑轴力值大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如图二、图三所示。从图二、图三中可以看出,当开挖深度至第三道支撑时(工况3),第二道支撑的轴力随时间在增长,第一道支撑轴力开始降低;当开挖深度至第四道支撑时(工况4),临近开挖面的第三道支撑的轴力随时间在增长,而远离开挖面的第一、二道支撑轴力在降低;开挖深度至第五道支撑时(工况5),

4、临近开挖面的第三、四道支撑的轴力基本不变,而远离开挖面的第一、二道支撑轴力在降低;当开挖至基底并进行垫层施工时(工况6),临近开挖面的第四、五道支撑的轴力随时间在增长,第三道支撑的轴力基本不变,而远离开挖面的第一、二道支撑轴力在继续降低。3.2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对施工过程中与支撑轴力ZL7测点对应的水平位移监测点CX7的变化情况分析发现:围护墙的位移变化与开挖深度及时间关系密切,位移量随开挖深度和时间而增加,如图四、五、六所示。从图四、图五中可以看出,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桩墙最大位移和最大位移增加的速率增大。本段基坑各工况完成时间分别为:10月2日正式

5、开挖、10月10日架设第一道支撑、10月14日架设第二道支撑、10月27日架设第三道支撑、11月20日架设第四道支撑、11月28日架设第五道支撑、12月9日浇注完垫层砼。从图四、图六中可清楚的看出,从10月2日开挖到第一道支撑架设完,搁置时间为7天,此处超挖量为2m,位移增加量为11mm;10月27日第三道支撑架设完后,停止开挖直到11月20日架设第四道支撑,中间搁置时间达23天,位移增加12mm;由此可见,基坑开挖过程中桩墙的最大位移随时间变化非常明显。同时监测数据表明,围护墙的位移变化与支撑轴力变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墙的最大位移

6、点逐渐向开挖面移动,而远离开挖面的墙体相对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由于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墙的横向变形会逐渐增大,这会引起支撑轴力的变化,而支撑轴力加大,又会反过来阻止墙体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坑土体挖除后,尽快架设支撑并施加预应力,能有效的减少围护桩墙的变形。4结语(1)基坑开挖过程中桩墙的最大位移和深度及时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对本基坑各测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当基坑开挖到坑底时,横向位移并没有停止,仍在继续增加,且开挖到底以后的横向位移增加量占总位移量的25%~45%。因此,在开挖深度确定的情况下,严格遵循时空效应原理,加快施工进度,是控制

7、基坑变形的有效手段。(2)基坑土体挖除后,及时架设支撑,能有效的减少围护桩墙的变形。有试验表明未及时架设第1道支撑的墙体其最大水平位移量为3cm,而及时支撑的墙体其最大水平位移量仅1cm。(3)墙体位移是随开挖发展的,超挖将导致墙体在支撑架设前产生超量位移,该位移一旦产生,通过施加预应力既不能使其回复,也不能减少因墙体位移而引起的地面变形。因此,基坑开挖时应严格控制每个开挖步骤的开挖空间几何尺寸,及围护墙无支撑暴露面积和时间等参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