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二) 地图

会考复习(二) 地图

ID:13904369

大小:1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会考复习(二)  地图_第1页
会考复习(二)  地图_第2页
会考复习(二)  地图_第3页
会考复习(二)  地图_第4页
资源描述:

《会考复习(二) 地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会考复习(二)地图1.地形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如图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3

2、)图例①概念: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②常用图例: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公路,天然河流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2.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图1.3-5甲的海拔高度为1500米,乙的海拔高度为500米。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2)等高线与等深线:①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

3、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图1.3-7)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

4、高处凸出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符号表示。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相同类别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若不同,表示的内容愈详略程度则不一样。这也影响到地图的选择,影响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选用的比例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练习1.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BCDEF2.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 3.根据图1.3-19判断:(1)A的

5、经纬度。(2)B在A方向(3)C在B方向(4)D在B方向(5)D在A方向4.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A.中国地图B.亚洲地图C.山东地图D.济南地图6.读“等高线地形图”(如图1.3-17所示)回答:(1)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简述理由。(2)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自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3)若A点海拔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米。D点的地形类型是。(4)据测量,A

6、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