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ID:13931148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_第1页
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_第2页
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_第3页
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_第4页
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第一章引言综合读图是让我们详细地从沉积顺序、地表演化、构造运动、地形地貌等多方面分析所给出的地质图,并且通过对地质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的描绘,达到对金山镇地区的地史地貌的一个宏观的概要了解。我们选用的是比例尺为1:100000的金山镇地质图。该地质图长18.5厘米,实际长度18.5公里,宽14厘米,实际长度14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59平方公里。整个地区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位于700米-1800米的范围内,北部以渚岭最高,达1800米,南部以安村最低,接近750米。在沿NW-SE方向上,该地区地

2、貌有三次大的起伏,伏牛山,雨峰,孤峰所在山脉位于起伏瞰点。本次作业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读图、分析、绘制地质纲要图和剖面图、完成报告。第二章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特征(一)地层概述该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从泥盆纪-白垩纪,缺少上,下三叠统和侏罗统的全部地层,西北面下二叠地层与下白垩地层为角度不整合关系,东北部上白垩纪岩层与其下方岩层均为角度不整合关系,东北部上二叠和中三叠地层为平行不整合关系。根据这几个不整合关系我们将整个金山镇划分为三个构造层:K1-K2:下白垩统—上白垩统构造层;T2-T3:中三叠统—上三叠统构造层;

3、D2-P2:中泥盆统—上二叠统构造层。泥盆纪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砂岩,砾岩;上泥盆纪页岩,泥岩。主要出露在河北村附近。D2与D3为整合关系。石炭纪地层:石炭纪地层广布于整个金山镇区,从西北到东南均有出露,而且其组成的构造均为SW-NE走向,主要为下石炭统砂岩,砂砾岩;中石炭统粉砂岩,页岩;上石炭统灰岩、泥岩。C1,C2,C3中均无地层缺失,为整合关系。二叠纪地层:出露的有下二叠统砂岩和上二叠统灰岩、泥岩。P1主要出露在左边断层的周围和飞来峰、构造窗的周围,其接触关系均不明显,只是在孤峰和桑园上部附近有接触关系,

4、可能当时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三叠纪地层:由于构造运动,三叠纪地层中仅存中三叠纪泥灰岩、灰岩,东北方三叠纪地层呗岩浆岩切断,且发生了断裂形成断层,在孤峰,和另外的飞来峰和构造窗上有出露,其余在中部断层处出露,与P2形成角度不整合关系。白垩纪地层:该地层主要分布于西北区和东北区,其中西北区地层有斑岩侵入,与中三叠地层形成角度不整合关系。(二)构造基于《金山镇地区地质图》,我们编制了同比例尺的《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和《金山镇地区A-B剖面图》。在纲要图上容易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现象相当丰富。从西向东依次有9条走

5、向一致的褶皱,包括5条背斜和4条向斜;有14处断层,包括4处平移断层,5处正断层,5处逆断层;3处岩浆侵入体,2处斑岩侵入体和1处花岗岩侵入体。此外,该地区还有一处倒转构造,一处构造窗和两处飞来峰。构造名称数目构造名称数目向斜5正断层5(f10-f14)背斜4逆冲断层5(f1-f5)倒转构造1平移断层4(f6-f9)斑岩侵入体2构造窗1花岗岩侵入体1飞来峰21褶皱该地区褶皱发育完好并且出露明显的有9条,向斜5条,背斜4条。在该地区的构造纲要图上,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f1-f9。f1处于最西段,褶轴走向NE-SW,

6、绵延十数公里。褶轴主要由C1、C2、P1岩层组成,西侧岩层倾角40°-50°,东侧岩层倾角50°-70°,为开阔褶轴。f1西邻白垩系地层,与白垩系地层角度不整合。因此此褶轴形成在白垩系以前。f2为一个狭长向斜,走向和f1一致。f3褶轴规模比f1略大,连接雨峰和奇峰,主要由C1、C2、C3、P1岩层组成,西侧岩层倾角20°-30°,东侧岩层40°左右,为开缓背斜。f3褶轴上发生了两处平移断层,并且与逆断层F3F4F7毗邻。f4褶轴位于金山镇中部,是构造最为复杂的褶轴。褶轴主要由C1、C2、C3岩层组成,形成一个鞍

7、状背斜。南部有一处构造窗F15,可以看到P2、T2地层的出露。在A-B剖面图上可见,褶轴东西两侧岩层倾向相同,西侧倾角40°-45°,东侧岩层倾角70°-80°,发生明显的倒转。f4褶轴北端止于K2地层,而又被包夹在两断层之间,并且断层以外难觅该褶皱影迹,因此它形成于两处主断层和白垩系岩层之前f7褶轴紧邻F5逆断层,有两座飞来峰,它南部的P1地层还有一对内部小褶轴。它南部偏西处有一处断裂的向斜褶轴f5和背斜褶皱f6,它处于F8逆断层下盘,P1地层的内部小褶皱f6应该是褶轴f5的翼部延伸构造。在f7褶轴的东南不远

8、处有一条狭长的向斜褶轴f8,所涉地层基本上是二叠系地层。这些褶皱走向大致相同,应该是同一构造应力场下形成的,并且形成时间相差不远。奇峰—雨峰斜歪水平褶皱:走向与王庄褶皱一致,但是轴面倾伏角不一致,大致为北西40度左右,且形成的地质面貌也不一样,为一山地,东南部由于逆冲推覆作用而形成一断层,核部地层为下石炭统砂岩、砂砾岩,两翼主要C2-P3地层,西北翼NW50°,东南翼NW25°,翼间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