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

ID:13940944

大小:4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5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_第1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_第2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_第3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_第4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综论刘卿 余志娟提要: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由于初中学生自身特点而淡化、弱化某些语文能力,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并研究该问题,对于完善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更好地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从分析课程标准入手,深入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心理背景,探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操作性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初高中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断层衔接初中语文新课程已经实施一段时间,高中新课程正在全国紧锣密鼓地逐步推进。由于初高中对在语文

2、素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到位,特别是初中新课程有淡化、弱化倾向,从而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高初中衔接教学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对目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有效地实施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必然有求。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意义非凡。一是可使初中学生们主动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做好思想、心理、学习上的准备,并能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更容易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把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二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必然会带动大批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更早进入正常有序的轨道,从而推动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全面推行,进而提升

3、学生语文素养。三是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是中学语文整体教学工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完善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必然要了解初高中语文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现状。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之比较一、两个系统的不完全统一性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现在高中语文教育和初中语文教育之间未能很好地衔接起来。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在初中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学生进入到高中学习就会举步维艰,给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二、新课程要求的阶段性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的人民意志,规定了国民素

4、养或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这也是造成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上互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体现着系统化和一致性。因此由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评价等等方面的区别。三、初高中课程标准的比较(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淡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

5、、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3.语法知识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处的位置:七年级下册:P280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P269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八年级下册:P256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九年级上册:P264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4.教学与评价现状:因地方考试大纲皆有“语法知识不作为中考内容”的要求,故中考语法知识的考查只能隐性地进行,例如通过仿句、改病句来间接地考查语法。老师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虽都能按中教室的要求讲授一定的语法知识,但存在以下现

6、象: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语法专项训练较少或根本没有训练;语法教学的要求尺度不统一。(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淡化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2.教学与评价现状:因地方考试大纲皆有“古诗文不考察词法、句法”的要求,中考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考查亦属隐性考查,例如借助句子翻译试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及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因此,虽然老师们平时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都不可

7、避免的要涉及一些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在总复习时也都会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归纳整理工作,但随意性仍较大,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在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教学上尺度亦不统一。(三)高中对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词法、文言句法要求较高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中提出:“(现代文)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