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

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

ID:1397285

大小:586.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1-11

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_第1页
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_第2页
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_第3页
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_第4页
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整体介绍电子演讲稿参考信息科技教材(地图版)编写组目录修订的设想教材的整体特点教材的总体教学建议修订的设想继承原有教材的长处内容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编排合理,符合科学性克服原有教材的薄弱之处对能力目标的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过程性评价的支持(没有支持)小学与初中年段的衔接(深度和难度的把握)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支持(支持不够)教材特点教材的逻辑结构兼顾软件类别与项目学习以“学案”方式编写教材做好小学和初中的合理衔接更多关注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师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教材特点一

2、:教材的逻辑结构兼顾软件类别与项目学习现象从单元来看,除第一个单元外,每个单元都围绕一种软件开展。从每一个单元来看,单元中的活动基本上是以“项目学习”为线索的。目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容易聚焦将知识技能自然融入到项目学习之中。在项目学习中落实能力目标。项目学习的主题做到贴近生活、可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容易聚焦在信息科技类的项目学习中,有些是打乱软件关系的。这种学习方式虽然有益于发展学生综合利用软件的能力,但对学生的技术准备状况要求很高,不适合循序渐进地学习。(第二章的前两个项目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电子演讲稿

3、这个软件;而当学生对电子演讲稿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后开展了第三个项目活动则统合了多个软件)此次教材仍然坚持以软件类别来分配单元。每个项目学习的成果,都是以该单元特定的软件为工具来开发的。将知识技能自然融入到项目学习中所有的项目学习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其中可以自然融入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要想完成“计算机DIY”这个项目,必然要先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学生通过制作“我的个人网站”,学会了使用网站模版创建网站的方法。根据具体活动在单元中的位置,项目学习与各个活动的整合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低到高)在项目学习中落实能力目标

4、课程标准的“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目标能理解项目(或活动)的主题、目的和限制条件,并加以正确描述;能理解项目(或活动)目标的评价标准并坚持以评价标准来指导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能制订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计划并根据需要和实施情况对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正确使用有关功能,对完成项目(或活动)所需的信息有主见地进行收集、处理、传输、表达。能自觉与小组成员在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勇于承担责任,并善于互相交流。能主动对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和小结。项目学习的主题做到

5、贴近生活、可操作编写教材时,将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个别看上去不好操作的项目,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些替代资源或虚拟情境使其好操作。(电脑DIY、我做老师的信息助理)单元的内容结构活动之间的内容关联每个单元中的三个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学习内容是渐进的,学习支持是渐退的。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知识技能学习浅深学习支持多少与项目活动的整合(由低到高)各个活动的内容结构课别知识技能项目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课知识背景辅垫了解项目背景、要求与目标第二课第三课习得知识技能理解项目的评价标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体验

6、并实践项目过程第四课作品交流、体会交流、评价、回顾、总结教材特点二、以“学案”方式编写教材目的有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有助于将项目过程、评价工具、学习支架等嵌入到教材中,落实课程标准解释P38-P44,计算机DIY的完整过程计算机DIY的完整过程P38-P44了解活动要求理解评价标准开始行动形成配置方案展示配置方案评价与思考教材特点三、做好小学和初中的合理衔接目的做好小学和初中的合理衔接解释小学和初中可能衔接的地方主要在第一单元(信息科技基础)和第二单元(演示文稿)。处理:主要是在初中阶段既给复习的机会,又增

7、加共同知识点上的技能难度。示例:P6-P7默认小学时学过“资源管理器”,那么在初中阶段就加入一个“我来当小老师”的环节。不熟悉该操作的同学可以有机会再学习一下,学过该操作的同学可以做“小老师”,巩固知识之余,培养综合素质示例:P67在演示文稿中,增加了学生们分头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再合成的操作要求等。教材特点四、更多关注信息素养的培养目的强化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收集、整理、反思、逻辑的能力示例—课后反思每个活动的结束,均有“回顾与整理”的安排。(P15)教材特点五、为师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目的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解释教学参

8、考书教学光盘教学网站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的内容示例1:在“机器人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活动中,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们创建有“个性”的演示文稿,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网上信息。(具体内容)教学参考书的内容示例2:ppt增加解释力。教学光盘(1)教学光盘(2)教学网站(动态更新)按年段分成小学、初中、高中主要栏目和版块:教材介绍补充资源教学案例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