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

ID:13990163

大小:4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_第1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_第2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_第3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_第4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高二地理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有效是()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3.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

2、法,正确的是()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B.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C.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读“我国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4~5题。4.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亩产量D.退耕还草还林6.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7.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

3、”政策的直接目标是()①增加木材产量②调整农业结构③提高生态质量④提高农民收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8~9题。8.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示地区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的原因是(  )A.地势崎岖,交通不便B.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不足C.资源短缺D.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

4、住10.亚马孙横贯公路建成后,将会对雨林产生的影响是(  )A.运输条件改善,雨林破坏加速B.利于雨林的保护C.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更加贫瘠,不适合雨林的生长D.人类活动更加频繁,降水减少,雨林退化人类开发是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被砍伐关系图”,回答11~12题。  11.人口增长与雨林被砍伐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1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C.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D.产生厄尔尼

5、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植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3~14题。 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13.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6、坡耕地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4.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意义是(  )A.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B.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经济效益16.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有(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高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低 ④以煤炭为主的

7、能源消费结构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A.①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7.下列不利于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做法是(  )A.排土场的水土保持      B.采空区的回填、复垦C.矿区与河道之间建“隔离护坝”D.矿区废弃物排放至城市外缘18.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风能 ②生物能 ③天然气 ④核能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D.①②④“煤”变“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