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

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

ID:14004969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_第1页
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_第2页
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_第3页
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应试技巧指导1、材料解析型——材料又可分为文字、表格、图表、图片、地图等【题型特点】此类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专家的新宠,也是社会评价最高的类型,在平时的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是以文字、表格、图片、图像和地图等创设历史情境,文字材料也可能是引自文献史料,史学研究前沿,日常生活常识等,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拓展学生的史学探讨的思维;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再认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对策】①细心审题,弄清文字、图形出处,文字和图形所反映的时代,特别读懂文字材料或图形中的文字。统揽文字或图形,细心观察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②联系和比较文字材料或图形,做到“论从史(图)出

2、”,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况和推断。③解读材料找出解题的关键词,如时间,事件,概念等关键词,寻找突破点,逐一推敲缩小选项的内涵。④根据关键词,适当应用排除法,通过比较排除选项,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例.(2010山东文综)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C)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概念阐释型【题型特点】历史概念带有很强历史术语的学科知识,是社会公认的,大家接受的知识。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历史学科的感性认识重要步骤,也是再现历史,探索历史的重要一环,所以对历史的研究要特别关注历史概念。近年高考也有这类题

3、目的出现。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在被选中找出对概念所进行的正确或错误的阐释或解释。【解题对策】①理解透切: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②剖析实质:从时代背景把握事件的由来,再从时代特征去剖析事件的本质,深入剖析得出正确的答案。例(2010广东文综)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B)A.郡县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3、比较异同型【题型特点】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在题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几个相同点及不同点,其表述一般

4、都是教材中没有叙述过的新的结论,要求应试者通过比较后选出正确答案。【解题对策】确认是比较两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如共性与个性的原理,尤其是要弄懂事物之间的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②认真审题,确认是比较两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③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解题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准比较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一般采取排除法。例(2010新课标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时间选择题【题型特点】这种类型的选择题以“时间”

5、作为题眼,成为解题的关键点。这种“时间”既可以是题干当中的时间,也可以是选项当中的时间;既可以是明确是具体时间或时间段,也可以是知识点的先后或者是隐藏于材料之中的时间。此类型的选择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增多,更多的是分散在其它类型的题目当中。【解题对策】①解题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牢固的历史知识体系,正确把握历史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先后、产生的背景、原因、事件的经过和影响。②认真阅读材料,确定时间与材料所述事件的关系;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还必须在材料的字里行间判定出大致的时间段。③将时间与选择项进行对照,排除与时间不相符的选项,找出与时间相对应的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例(2010新课标全国卷)图四

6、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D)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5、因果选择题【题型特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①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②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解题对策】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7、。切忌因果颠倒,前后混淆,不分主次等。例(2010新课标全国卷)《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D)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6、程度选择题【题型特点】程度型选择题题干的表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