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应试指导

高考历史应试指导

ID:46167210

大小:8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1

高考历史应试指导_第1页
高考历史应试指导_第2页
高考历史应试指导_第3页
高考历史应试指导_第4页
高考历史应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应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应试指导问题一:如何进行选择题的审题和作答?对策:逐字逐词读题干和四个选项,找出题目中出现的时间(直接的和隐含的两利I,可帮••助快速准确的排斥一些干扰项,使问题简单化)历史事物、求答内容等关键词,认真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具体对参考问题二),然后进行选择。做题速度不宜太快,25题控制在约25—30分钟。没有充分理由不修改首次认真思考而得出的答案。遇到难以把握的题目町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或技巧,实在不会的结合自己的感觉先猜测一个答案。(做题时最好将答案写在相应的题号前,以防涂卡发生错误。)从具体题型来讲,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先找出肯定不选的或肯定选的选项,然后看搭配,再对

2、剩余选项进行分析。最佳型选择题,如“根木原因”题,一般可从经济角度(如经济基础)、政治角度(如阶级木质)、主观角度或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來考虑「'本质”、“实质”可从性质、根木冃的、阶段特征等方面考虑;此外,问原因、影响等,还要注意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比较型选择题,首先找出比较对彖,其次找出比较对象的具体要素,最后经过逐一比较,得出结论。示例: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相比较,不正确的是①背景相同②目的相同③结果相同④影响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此题属组合型、比较型、反向选择题,题干的关键词易找易懂,但组成选项的四个内容面较广,且耍作仔细比较;题中有两处“不”

3、字,后一个“不”字便容易忽略,且全选的乂被设置为A项,因此要特别细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此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対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而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示,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也难以“人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4、A.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完全形成C.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此题为比较与因果结合的选择题,题T陈述了与笫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笫二次工业革命具备的一个特点之示,提出问题。解题时逐字逐词阅读题干,找出时间(题目隐含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后)和关键词(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主要因为,尤其是几乎同时发生);然后対照题T分析各选项:A项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史实,初步符合题意,B项发生在20壯纪初,从时间上首先可以判断不可能成为原因,从内容上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一个结果。C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也不可能成为原因,D项是笫二

5、次工业革命发牛的历史条件之一,而题目强调的是“儿乎同时发生”,加之H然科学的成就运用于工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资木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为这些国家的资木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捉供了条件。至此就口J以准确得出答案为A项。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下列主张体现这一思想的有%1“政在得民”②“民贵君轻”③“存百姓”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民本思想是一个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考生应注意民本思想的含意。此题的题T简洁,陷阱在于下而的四句话及其排列,读了询三句很容易形成-•种思维惯性和惰性,此时如不慎重理解这个“得人”(反映的唐朝皇帝重视用人问题),就落入了出题者

6、的陷阱。此题为二模中教训最为深刻的-•题,它提醍我们要用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个选项(就算它不足挂齿),只有这样高考中我们才不会留有遗憾。问题二:如何进行问答题的审题和答题?做到符合题意、史论结合,避免史实堆砌?对策:遇到熟题不能心花怒放,遇到纶题、难题不必过分紧张,细心市题才有可能拿到该拿的分。首先,耐心完成以下三步:①认真逐字逐词阅读题②用铅笔轻轻划出关键词,如时间、空间、内容(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求答方式(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求答项(主要原因、特点、影响等);③匸确理解关键词的词意,甚至达到咬文嚼字的程度。如“概括历史现象”需要将具体史实进行同类归结,语言要简明扼要;

7、“根木原因”切忌川历史现象代替根本原因,“根本”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在解答历史问题时一般需要从经济层面(经济基础)或政治层面(阶级木质、主要矛盾)、主观角度等方面思考,掌握了这一点,回答主观题把握就大多了。其次,做好以下三步方可在正式卷面落笔:①根据题冃中时间、空间、内容等关键词,初步锁定教材相关章节(宜人不宜小);②根据题目的求答项搜索材料、筛选材料;③根据求答方式及所山冇的材料思考提炼出要点(如归纳的史实要点及相应的观点或结论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