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

ID:14024325

大小:4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5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_第1页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_第2页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_第3页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_第4页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学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春天怎么养生,夏天怎么养长秋天怎么养收,冬天怎么养藏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是四气而不是四季。调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层面。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什么是气?五日谓之侯,三候谓之气。候,是物候,是树木等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个转换。人体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气

2、的表现。化,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东南西北生长收藏全有,门朝南开,门主散,出入之所。东边的房子主生发,孩子们住;老人住西边,壮年住正房。春天怎么养生“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此为发陈”,陈就是陈旧,是从冬这起来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发的是积聚在冬天的东西。非典(瘟疫与时节有关,陈旧的发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壮年,

3、他们生活无规律。目前来讲,老人和孩子比较注重养生,按时睡觉。“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子时,一阳,二阳,三阳这样生起来。“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如何养生,列举三个例子。一个是“夜卧早起”,晚睡早起,晚不过子时。“广步于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远。一个是“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披发,不要约束生机,生发,应该放松心情;缓形,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也意味着放松心情。调神,神最重要。志是肾经,肾的神。使肾精能够一点点生起来。还有一个是“生而勿杀”,此时只怀一个欣欣向荣的心思,不要起一点杀心。春天不能起杀心,“春天攀折一枝花,秋天少收一个

4、果”。此时如压抑自己,你就会得病,要愉悦。这叫“生而勿杀,予而勿夺”。不要压抑万物和自己。春可以对应肝;也可对应人一生中的少年。小孩子不要压抑他。“赏而勿罚”,奖赏他,不要惩罚他。如,美国校园枪击案,教育的失败。(少年教育要多鼓励)。“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对应春气的反应,这是养生的道,规律。将养生都是在讲养东方。“逆之则伤肝”,违背养生之道,就会损害肝气的生发之机。发生的伤害春天可能看不出来,“夏为实寒变”,到夏天才能看出结果,出现问题。如腹泻、心脏都会出问题。在五行里,木生火,如果春天木没有生发好,夏天火就不旺,火又对应人的心,所以人的心气也就不旺。“奉长者少”,奉就是两个手捧

5、着东西给对方,长,夏天为长。春天没养好,给夏天可供生长的东西就太少了。上面没有讲饮食,以下做一补充。关于饮食黄帝内经分两本,《素问》上,《灵枢》下。1.食物为什么最重要?“药补不如食补”,药与食的区别,古代的药都叫做毒,毒字,草生得特别浓密。“是药三分毒”,毒指的是偏性,药用其偏性。食物和药相比,用其平和之气。中药的采摘时间很重要,偏性是用它的气,菊花茶是秋天和冬天生长的花,是金、水二气,补肺和肾。它败火,败的是肺火和肾水的火。(可以去下巴的火)大拨种植的药,不按节气采摘,药效就会有问题。药是用来赈灾的,不能天天吃,救急不救贫,当有了病,即出现了阴阳偏盛的问题,药临时来帮一把。食物是天

6、天可以吃的,人体可以吸收的。身体要健康,一定天天要吃饭,健康是一个积精累气的过程。气、精要一点点攒起来,才可以补益身体。记住: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都是藏元气的地方。所有中药书中都一句话,叫做没有一个药入奇经八脉,没有一个药可以补元气。只有食物可以补益元气。食物的意义1.食物为什么最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谷指的是粮食,大豆、小豆、小米、米和面五种,这是养生最好的食物。高级医师应该是食医。春天,养生食物应该注重粮食,因为春天并不产生新的粮食,主要粮食是头一年的种子,而种子都是讲究生发之

7、机的。夏天,古代在《周礼天官》第十章提到,应该吃羹剂。因为夏天阳气全都伏若在外,五脏里最为空虚,任何渍盐的、味道比较重的东西,脾胃难以消化。哪怕吃肉,都要切成很碎的末来吃,煮成羹来吃。秋天,古代比较注重酱剂。酱都是发酵的东西,它可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可以吃一些厚重的东西。冬天,注重饮剂。比如淡酒,一方面可以通经脉;另一方面可以取暖。中国古代的酒类似现在的醪糟,都是粮食发酵而成的,很淡。2.中国人的饮食习性中国人的饮食习性以纤维性食物为主,所以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