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

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

ID:14025267

大小:35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5

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_第1页
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_第2页
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_第3页
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_第4页
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数学建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模第一次培训论文论文题目:悬崖跳水的水池深度设定问题姓名1:申耀学号:0903307-24专业:土木工程姓名2:许丹丹学号:1009302-10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姓名3:陈施羽学号:1009302-30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摘要:在红牛悬崖跳水世界杯比赛的背景下,本文经讨论研究了跳水水池的深度设定问题,以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及投资建设水池的成本合理为目的。对此,本文将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学,微分方程学,理论力学等数学方法,结合MATLAB编程进行求解。对于问题一:我们假设将人体设为一个均匀圆柱体,并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对

2、悬崖跳水物理过程细化为运动员空中、入水与水中三个运动过程,并逐个对其建立运动状态方程,结合微分方程学简化求解,最后用MATLAB软件画图展示结果,从图中得到:男子的安全水池深度为12.85米,女子的安全水池深度为8.82米;对于问题二:根据物理质量公式,结合运动员悬崖跳水三个具体物理运动的总方程进行分析,得出高度与质量等之间的联系,从而判断体重不同者与水池深度大小的关系,得到结果:体重越大的人跳水时需要更深的水。该模型建立亮点一体现在其充分运用了物理知识,同时结合微分法简化了求解难度;亮点二体现在用MATLAB软件画图展示结果,直观准确

3、。关键字:物理动力学、能量转换、微分方程学、MATLAB1问题重述近年来世界上新兴一种跳水比赛叫红牛悬崖跳水世界杯比赛。是一种非常危险、挑战人类极限的比赛,比赛规定男子跳台高度为23至28米,女子为18至23米。我国福建连城的冠豸山就举行过这样的比赛,那里的跳台高度是男子28米,女子20米。需要完成的任务:1.跳台下面的水池要多深才能安全,请大家给以计算;1.分析两个体重不同的人跳水时哪个需要更深的水。2问题分析要探讨跳水者的安全问题,需要分析在跳水者进入水之后继续下落的深度,从而在速度减为0时而不撞击池底而受伤,以保证跳水者的绝对安全

4、经分析,把跳水过程具体化,形象化后,悬崖跳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下文并逐个对其建立了运动状态方程:第一阶段:从跳板到水面;运动员从跳板跳下,再空中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快速自由下落,在此期间,会受到恒定不变的重力及方向向上的空气阻力,且空气阻力越来越大,使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并且在到达水面时速度最大。第二阶段:从空气到水中;运动员入水后会受到水的阻力,抵消身体所受的重力作用,从而使身体在水中做减速运动,随着运动员入水体积的变化所受水的浮力也会变化;第三阶段:从水中到水池深处;在运动员身体全部进入水中后,浮力可视为与

5、重力相等,则运动员只受到水的阻力引起的速度改变。直到速度为0,人体入水的最深位置即为所求深度。3模型假设1、假设将人体设为一个均匀圆柱体,重心位于L/2处。且侧面光滑,不受侧面的摩擦阻力,只受到横截面积引起的流体阻力。2、假设人体所受空气浮力较小可忽略;3、假设忽略跳水运动员的蹬板过程;4、假设风速水速为零,不影响运动员下落;5、假设人水短暂碰撞过程没有能量损失;6、假设当运动员落入水中速度降为最小即速度为零时,此时的深度为安全深度零界。7、假设在水中不产生涡流;4符号说明符号意义说明H跳台到水面的高度;L人的身高;m运动员的质量;Vt

6、第一阶段结束时人体刚接触水面的瞬时速度;V2第二阶段结束时人体完全浸入水面的瞬时速度g重力加速度=9.8m/s2;0水的密度=1.0×103kg/m3空气密度=1.293kg/m32人的密度约为1.0×103kg/m3t与水面撞击的时间;s将人体视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C1空气阻力系数;C2水的阻力系数;Wf空气阻力对人体所做的功;水的动力粘度=1×104pa·sCd水的阻力系数,由表查得为0.4f水在水中水对人的阻力5模型建立与求解对于问题一:5.1.1第一阶段:从跳板到水面;建立运动状态方程:根据动能定理,…………①又空气阻力对人体所

7、做的功…………②又由①②可得并由MATLAB编程,分别得出了男子、女子在这一阶段的图,如下图所示:且由以上两图,可得出结论:男子经历第一阶段的最终速度为:23.4172m/s;女子经历第一阶段的最终速度为:17.6737m/s;5.1.2第二阶段:从空气到水中;运动员所受的浮力,由以上两图可得出结论:男子经历第二阶段的最终速度为17.6732m/s;女子经历第二阶段的最终速度为13.1048m/s;5.1.3第三阶段:从水中到水池深处;由以上两图可得出结论:男子最终安全着底的最适深度为:12.85m女子最终安全着底的最适深度为:8.82

8、m对于问题二:5.2经分析并建模可得:,由第一问分析的过程,同理用MATLAB编程可得出如下两图:由以上公式和图片,可得出结论:体重越大的人跳水时需要更深的水;6模型评价该模型的建立充分运用了物理学、理论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